丁家山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民国《西湖新志》卷2:丁家山“俯瞰全湖,水天一碧,又名一天山;西沿麦岭,三面无邻,又名小孤山”。清雍正九年(1731)辟磴道数十级,以达山顶。山下有水竹居(刘庄)。
又称一天山。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杨公堤西南。为南高峰支脉,与栖霞岭相对。西沿大麦岭,三面临湖,与孤山遥对,故又名小孤山。山上林木葱茏,有康庄(康有为别墅)、筠岫亭、木石居、天台、“别有天地”、“开夫天室”等胜景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民国《西湖新志》卷2:丁家山“俯瞰全湖,水天一碧,又名一天山;西沿麦岭,三面无邻,又名小孤山”。清雍正九年(1731)辟磴道数十级,以达山顶。山下有水竹居(刘庄)。
又称一天山。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杨公堤西南。为南高峰支脉,与栖霞岭相对。西沿大麦岭,三面临湖,与孤山遥对,故又名小孤山。山上林木葱茏,有康庄(康有为别墅)、筠岫亭、木石居、天台、“别有天地”、“开夫天室”等胜景。
在今河北蔚县西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飞狐关水“西北流,径南舍亭西,又径句琐亭西,西北注祁夷水”。清已湮。
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南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4:佛思亨山,“《提纲》作佛思痕, 《缪图》作佛思宽,《省图》作烟筒山。在(绥滨)县西南。其南为宝宝山,即《金史》思温山, 自喀木尼岭来土冈也,蜿蜒于都鲁河左
南北朝时北魏所置西郢州(治所在比阳县,今河南泌阳县西)和北郢州(治所在安贵县,今湖北随州市西北)的合称。《魏书·贺拔胜传》:出帝“除胜使持节、侍中、都督三荆、二郢、南襄、南雍七州诸军事、骠骑大将军、开
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西北。清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驻地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永兴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萧山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6萧山县:“以县西一里萧山为名。” 乾元元年 (758) 属越州。南宋属绍兴府。元属绍兴路。明、清时复属绍兴府。民国初
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 分豫章郡置,治所在临汝县 (今江西临川市西五里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以南的旴江及宜黄水流域,西至乐安县境。南齐徙治南城县 (今江西南城县东南)。南朝陈复徙治临汝县。隋开皇
在今江苏邳州市东南。《大金国志》 卷26: 正大四年 (1227),“是时大军长驱而南……国兵于是并力守黄河,保潼关。自黄河洛阳、三门、析津,东至邳州之源雀镇,东西长二千余里,差四行院守御”。
①西周武王都镐,成王时周公营建洛邑,作为镇抚东方的政治中心。因而称镐为西都,雒邑为东都。②新莽以长安为西都,以洛阳为东都。③东汉建都洛阳,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,故名东都。班固有《东都赋》。④隋大业初营
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61电白县: 高凉山 “在良德县,去州十里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7高州: 高凉山 “在郡东四十里。《经》云: 群山森然,盛夏如秋,因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高州
在今上海市南市区旧城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上海县: 都台浦 “在县东南,旧名曹家沟。天顺四年,抚臣崔恭浚汇塘及新泾诸处,又浚曹家沟深广,以备旱潦,因名曰都台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