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当丁山
即今云南永平县西南博南山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昌府》:博南山“一名金浪巅山,俗讹为丁当丁山”。
即今云南永平县西南博南山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昌府》:博南山“一名金浪巅山,俗讹为丁当丁山”。
即今河北赤城县南红河上源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九门卫:“东有红石山,红石水出焉,下流合于龙门川。”
清乾隆三十六年(1771) 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,包括北路旧土尔扈特旗及左、右二旗,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。驻牧地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附近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瀼州置,治所在临江县 (今广西上思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上思县及宁明县部分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瀼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瀼州置,治临江县(今广西上思县西南)
元至元中置,属定元府。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四十里大翁逢。明废。
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禄劝州:乌蒙河“在州北。源出乌蒙山,下流入于金沙江”。
即松滋县。西晋置,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》: “松兹故城在霍邱县东十五里。”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宿松县东北。属庐江郡。东汉废。
西藏古地名。唐杜佑《通典·边防》:“隋开皇中,其主论赞率弄赞都牂牁西匹播城。”地在今穷结县穷结雪。隋、唐时吐蕃赞普(王)曾于此筑城建都,7世纪中叶吐蕃都逻娑(即今拉萨),匹播城仍为赞普之夏日行宫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石城县置,为招义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廉江市东北河唇镇西。以县西南廉水为名。乾元元年 (758) 为罗州治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入吴川县。1914年改石城县复置,属广东高
①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北八十里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②在今广西贵港市东南四十里。明于此置新安寨巡司。
在今福建长乐市西南塔坪山上。北宋崇宁间建寺,政和七年(1117)在寺旁建塔。明永乐十一年(1413)郑和下西洋驻舟师于长乐,曾助寺僧修寺,题寺额曰“三峰寺塔”。后寺毁塔存。塔为石构,八角七层,仿楼阁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