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万人堆

万人堆

又名万人鼻。在今台湾省基隆港入口西岸北侧海滨。以岸边多海蚀而成状如人体的奇石,故名。基隆港口西防波堤自岬角向北延伸,东与桶盘屿对峙。堤端建有灯塔。


又称罗汉石。在台湾省基隆港口西侧万人堆鼻一带,及港口以东和平岛、八斗子至台北县鼻头角海岸,皆有分布。为沿岸浪蚀台地砂岩地层上含有抗蚀力较强的石灰质砂岩岩块,因被海浪长期侵蚀而成。退潮时,此浪蚀台地上,有如无数人头生成其间;满潮时,浪涛激溅,水雾迷离,远望如浴中人群弄潮戏水,蔚为大观。在浪蚀台地间的地层上,原有甚多纵横交错的节理,因易受海浪刻蚀,成为平行排列呈格子状方块,被称为“豆腐岩”。此海蚀现象,与金山海岸野柳鼻等地所见的奇岩怪石,共同构成台湾北部海滨最具魅力的风景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铜城堰

    在今安徽和县西南、含山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8和州: 铜城堰 “在历阳县西南六十里,分属历阳、含山两县。周回几一百里,散注田三千顷,皆膏腴,赋入当本州十之三”。

  • 石波堰

    在今四川芦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芦山县:石波堰在“县东三里。源出始阳山,用木槽接水溉田”。

  • 黄草坝

    ①即今四川盐源县西南黄草镇。清于此设黄草坝汛,有外委驻守。②即今贵州兴义市。旧属普安州。《清一统志·兴义府》: 附唐废县“即今兴义县治。……地名黄草坝”。清雍正五年 (1727) 于黄草坝设州判,嘉庆

  • 桑墟湖

    在今江苏沭阳县北四十里。上承沭水,下流入海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沭阳县: “又北有桑墟湖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沭阳县“硕项湖” 条下: “桑墟湖在硕项湖西北入海州境内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谓即青伊

  • 洛源县

    隋大业元年 (605) 改归德县置,属庆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洛原县: “因洛水所出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弘化郡。十三年(617) 废。唐贞观二年 (628) 复置,属庆州。五代时废

  • 贵霜匿国

    即何国。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何,或曰屈霜你迦,曰贵霜匿,即康居小王附墨城故地。

  • 昭武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张掖郡。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东北昭武村。《后汉书· 梁慬传》: 永初二年(108),“羌诸种万余人攻亭侯,杀略吏人。慬进兵击,大破之,乘胜追至昭武”。即此。西晋改为临泽县。②三国吴永安三年

  • 柔远州

    ①北宋改羁縻富州置,为羁縻州,属辰州。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。元至元三十年 (1293) 改为散毛洞蛮夷官。②元置,属怀德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酉阳、黔江等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。《元史·英宗纪》: 至治二年(13

  • 天水淮

    一名天淮水。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南。方言谓淮为围。其地原名高洋,田滨海,苦咸卤,唐太和三年(829),刺史赵棨凿渠环之,疏三十六涵,纳筍、浯等水入渠,以灌田凡百八十顷,后人思之,故以其望为名。《舆地纪胜》

  • 普昌

    在今云南姚安县西。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