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万古镇

万古镇

即今河南滑县东南万古镇。居民分居万古沟两侧,称西万古、东万古。民国《重修滑县志》卷6:“东万古,距城五十里”;“西万古,距城五十里。”


(1)在河南省滑县东南部。面积110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万古,人口2410。古称都隆集,后改万户。明初肖、史、杜、李等姓自山西迁此,取“万古长青”意,改名万古。1958年设万古公社,1984年改乡,1996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油菜籽。有彩印厂等。为道桑、万高公路交会处。(2)在重庆市大足县东部。面积65平方千米。人口5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万古场,人口 3910。清初建场,取“万古长存”之意得名。宣统元年(1909年)改为镇,次年分建大堡乡、雍溪乡。1912年分建协和乡、兴隆乡。1951年改为万古区。1953年恢复万古镇,同时析置新石、中心、高峰三乡。1958年与中心乡、高峰二乡合并成立万古公社。1959年分建中心、高峰二公社。1977年复设万古镇。1993年高峰、新石、石牛三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。为县东物资集散地。有采煤、五金、建筑、建材、食品加工等厂矿。“万古牌”菜刀为著名产品。大铜公路纵贯境内,还有万古镇至国梁镇和石龙乡的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琅邪

    又作瑯琊。春秋末越国都城。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 (夏河城)。《吴越春秋·勾践伐吴外传》: 勾践二十五年 (前472) 徙都瑯邪。约于公元前379年越王翳始从琅邪迁都于吴 (今江苏苏州市)。秦于此置

  • 松山堡

    ①明置,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南五十里松山堡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三万卫 “威远堡” 条下: “又松山堡在靖安堡西南,与中固城、柴河堡接境。”②明置,为广宁中左千户所治所。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松山乡。《方舆

  • 金村堡

    北宋置,属庆州。当在今甘肃庆阳县附近地。元丰二年 (1079) 废。

  • 乌那水

    疑即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之摩仁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所载边州入四夷道里中的夏州北道,“又经步拙泉故城,八十八里渡乌那水,经胡洛盐池、纥伏干泉,四十八里度库结沙”。古水名。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附近。

  • 清阳亭

    即春秋郑清邑。在今河南中牟县西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 清池水 “出清阳亭西南平地,东北流径清阳亭南,东流,即故清人城也”。

  • 柏岭镇

    亦名北岭镇。唐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置,属恭州。在今四川红原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80恭州:“西北至柏岭镇四十里。”

  • 武官村

    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武官村,为殷墟组成部分。在其处发现商代后期大型奴隶主贵族墓葬。

  • 越华馆

    一名越华楼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57引 《南越志》: “朝台西三十里即圆冈,傍江构越华馆以送陆贾。”

  • 中吴军

    五代方镇。吴越置,治所在苏州(今江苏苏州市)。北宋初废。五代梁贞明初吴越置。治苏州(今江苏苏州市)。北宋开宝八年(975年)改为平江军。

  • 聚落所

    明嘉靖二年 (1523) 置,属大同后卫。即今山西大同县 (西坪镇) 北聚乐堡乡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