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万安县

万安县

①西晋置,属梓潼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梓潼县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罗江县: “晋于梓潼水尾万安故城置万安县。”南朝梁改为潺亭县。

②西魏改潺亭县置,为万安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五十里罗江镇。隋属金山郡。唐属绵州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罗江县。

③隋开皇四年(584)改清泽县置,后属郓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。十八年(598)改郓城县。唐天祐二年(905)复改万安县,五代唐复名郓城县。

④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明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甘禄一带。贞观十三年(639)废入越裳县。

⑤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琼州。治所在今海南省万宁县北旧州。十三年(639)改属崖州。龙朔二年(662)为万安州治。至德二年(757)改为万全县。乾元元年(758)复名万安县。五代南汉改万宁县。北宋为万安军治,南宋绍兴六年(1136)复名万安县,属琼州。十三年(1143)复为万安军治,治所即今万宁县。明洪武元年(1368)为万州治。正统五年(1440)省入万州。

⑥唐垂拱二年(686)置,属锦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南五里。天宝元年(742)改名常丰县。

⑦唐圣历二年(699)置,属泉州。以万安乡为名。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。天宝元年(742)改名福唐县。唐时地产铁。

⑧北宋熙宁四年(1071)升万安镇置,属吉州。治所即今江西万安县。元属吉安路。明属吉安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⑨辽置,属韩州。治所在今辽宁昌图县西北。圣宗时并入柳河县。

⑩1937年日伪由万全、怀安二县合并设置,治所在柴沟堡(今河北怀安县)。1945年裁撤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晋置,治今四川省德阳市东北罗江镇。属梓潼郡。南朝梁季改潺亭县。西魏复旧名,为万安郡治。隋属金山郡。唐属绵州,天宝元年(742年)改罗江县。(2)隋开皇四年(584年)改清泽县置,治今山东省郓城县东。属郓州。十八年改郓城县。唐天祐二年(905年)复改万安县。五代唐复改郓城县。(3)唐贞观五年(631年)析文昌县置,治今海南省万宁市北。属万安州。至德二载(757年)改万全县,乾元元年(758年)复旧名。北宋初改万宁县,大观年间移治今市。南宋末复名万安县。唐为万安州治,两宋、元为万安军治。明初为万州治,正统四年(1439年)废入万州。(4)唐垂拱二年(686年)置,治今贵州省铜仁市西南。属锦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常丰县。(5)武周圣历二年(699年)析长乐县置,治今福建省福清市。属福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福唐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江西省中部偏南、赣江中游。属吉安市。面积2046平方千米。人口29.4万。辖9镇、7乡。国有麻源垦殖场亦在县境。县人民政府驻芙蓉镇。五代杨吴割原遂兴县设万安镇,属龙泉县。取“万民安康”之意。北宋熙宁四年(1071年,一说二年)析龙泉(今遂川)、太和(今泰和)、赣县地改万安镇为县,属吉州,治万安镇(今芙蓉镇)。元属吉安路。明属吉安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庐陵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吉安专区,1968年属井冈山地区,1979年属吉安地区,2000年属吉安市。地处吉泰盆地向赣南山地过渡地带,赣江纵贯县境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为赣中南粮、糖、蚕桑生产基地,并产豆类、薯类、油菜籽、油茶等。山地富森林。特产万安玻璃红鲤鱼、万安土纸。工业有农机、煤炭、采钨、锅炉、建材、制糖、食品、造纸、农药、酿酒等。建有大型万安水电站。有赣粤高速公路、105国道和泰万、万下等公路。赣江水运上溯赣州,下经鄱阳湖入长江。纪念地有江西省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万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、涧田晓东革命旧址等。名胜古迹有崇文塔、狮子岩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戛色

    即戛洒。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。清咸丰九年 (1859) 李文学领导彝族起义,曾攻占此地。在今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。清咸丰九年(1859年),李文学领导的彝族人民起义曾进据此地。

  • 龙尾山

   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兰州:“龙尾山在州南三里。山形如龙尾,落黄河之壖。《志》云:即府北马寒山之支陇也。”清乾隆四十六年(1781)回民据此反清。事平,建四墩堡于上,与兰州城为犄角。

  • 泽普勒善河

    即今新疆叶尔羌河上游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叶尔羌河 “其河二源,西源曰泽普勒善河”。

  • 白鹳寨

    元末建,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白鹳山顶。在今福建省永春县西北白鹳山顶。元建。峻峭壁立,崖石环障,清泉四出,纵横各1里许。为明、清时重要堡寨。

  • 幽居寺

    ①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山区沙子洞村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》: 幽居寺 “在灵寿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有北齐天保八年赵郡王高睿所立碑”。今寺已不存,仅存方塔一座,共七级,高约二十余米,保存了唐代古塔简洁秀丽的风

  • 定陵

   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大峪山下。明十三陵之一,在昭陵北一里。明神宗朱翊钧之陵。主要地面建筑毁于兵火,今仅存明楼与宝城顶。地宫位于明楼正后部,由前、后、左、右、中五个殿组成。整个宫殿顶皆用石起券,呈拱形,

  • 博爱镇

    又名沐爱镇。即今四川筠连县东南沐爱镇。1944年设沐爱设治局于此。

  • 大枪岭

    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北六十里大枪岭下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双威寨

    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十里北流江东岸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南双威。明、清时置巡检司治此。

  • 小甘

    即今福建东山岛东南兄弟岛柑屿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又见明张燮《东西洋考》卷9“西洋针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