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合墟
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三合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新宁县(今台山市)西有三合旧墟,其东南有三合新墟。
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三合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新宁县(今台山市)西有三合旧墟,其东南有三合新墟。
明洪武四年(1371)置,在今贵州龙里县西。
①源出今安徽休宁县南九十里松山,北经五城镇西, 至龙湾溪口入率水,今称颜公溪。《寰宇记》卷104休宁县:五城水“源出县城南,北流。水旁有五城村,古之大镇,有五城斜偶相对”。②即今四川涪江支流凯江。《水
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文底。《汉书·戾太子传》: “以湖阌乡邪里聚为戾园。” 注: “孟康曰: 阌,古閺字, 从门中旻。 建安中, 正作阌。” 《续汉·郡国志》: 湖县 “有閺乡”。 《水经·河水注》:
即今浙江台州市南路桥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黄岩县: 路桥镇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宋初为新安镇,后改今名。今亦为戍守处”。
①即今河北定州市东南东亭镇。清道光《定州志》卷7市集:东亭镇在“城东二十五里”。②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之东亭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:“东亭镇在城东北一十里。”(1)在河北省定州市东部。面积49
即揟次县。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 作 “揖次”。王仲荦 《北周地理志》 卷2谓 “揟次” 与 “揖次” 形似而讹。古县名。西晋时改揟次县置,治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。属昌松郡。北周时废入昌松
在今云南昆明市五华山西麓金蝉寺后。清顺治 三年 (1646),明王室后裔桂王朱由榔于肇庆即帝位,次年以永历为年号。农民起义军将领李定国等由反明转而抗清,于顺治十三年 (1656)迎永历帝至昆明。昆明遂
北魏置,属荆州汉广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。西魏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分南棘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南。属汉广郡。西魏废。
一名覩光台,又名光明台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金顶上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 卷 17 峨眉县: 光明岩 “在峨眉山顶,铁瓦殿后,天仙桥侧。一名覩佛台,又名光相台”。
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南刘行镇。清光绪《宝山县志》卷1:刘行镇“在县治西南二十四里。《旧志》称刘家行,又名华井里,今更名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