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花山
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通江县:三花山“在县东北七里”。
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通江县:三花山“在县东北七里”。
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密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新密市西。四年 (621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今河南省新密市西,属密州。四年废。
即建州卫、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的合称。明正统间,驻地均在赫图阿拉城 (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)。
金置,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二十五里泽掌镇。《金史· 地理志》: 绛州正平县有 “泽掌镇”。即此。在山西省新绛县北部。面积81.2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泽掌,人口 3200。志载村北有泉
在今越南西北部老街市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归化府:水尾城“在州西南,交趾之水尾州也,与云南老挝宣慰司接界。《志》云: 自水尾州至老挝司城五百六十七里。宣德二年,沐晟由云南进讨黎利,至水尾县之高寨。贼水
①即今江苏扬中市南八桥镇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扬中县有“八字桥镇”。②又名镇八士桥。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八士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图:东北有八字桥。
春秋时纪邑。在今山东莒县西。《春秋》: 隐公八年 (前715),“公及莒人盟于浮来”。杜注: “浮来,纪邑。东莞县北有邳乡,邳乡西有公来山,号曰邳来间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35谓在蒙阴县西北三十里。《
①东汉改吞列县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宁远附近。三国魏废。②唐武则天久视元年(700)析绥山县置,属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峨眉县东南乐都镇。寻省。③1928年改碾伯县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即今青海乐
即今河北深州市东南榆科乡。清 《畿辅舆地全图》 深州: 榆科镇在 “州东二十五里”。在河北省深州市中部。面积93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榆科,人口1470。汉代建村,古时此处地势低洼,且多
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邓川州: 普陀江 “在州 (今邓川镇) 北。其上源即浪穹县之宁河,东流经州北,折而南,流入于西洱河。 一名㳽苴佉江。 或谓之葡萄江, 即普陀之讹
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庄镇西南张家楼子。1940—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沂北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