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道堡
即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平甫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置平圃巡司于此。
在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东北平圃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置平圃巡检司于此。
即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平甫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置平圃巡司于此。
在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东北平圃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置平圃巡检司于此。
在今山西文水县南。北汉据河东时所置戍守处。《宋史·太祖纪二》: 乾德五年 (967),“北汉鸿唐寨招收指挥使樊晖以寨来降”。即此。在今山西省文水县南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乾德五年(967年),北汉
即宛唐。在今安徽寿县东南。
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东北牡丹江西岸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宁古塔:城北“一百三十五里福塔密河屯, 一百四十里小人国屯,一百五十里头道河子屯”。
在今广东平远县西北中行镇境。清设大信汛。
①在今辽宁兴城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宁远卫:白沙河“出卫西二十里之小隐山……东流入海”。②在今山东滕州市北十五里。俗讹为白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滕县:北沙河“源出龙山,西南流,合于漷水。《邑志》云
北周改江原县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崇庆州:“以县界多融山而名。”寻改为晋原县。古县名。北周改江原县置,治今四川省崇州市西北怀远镇。寻改为晋原县。
亦名龙泉山、北山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十里。山上有二龙潭,流经白浮村。元引白浮泉水为通惠河水源。《元史·郭守敬传》:“引北山白浮泉水,西折而南,经瓮山泊, 自西水门入城,环流于积水潭,复东折而南, 出
即今广东雷州市西南北和镇。明洪武二十七年 (1394) 置巡司于此。在四川省绵竹市中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清道,人口3500。清道光初年兴场,即名清道场。1949年为清道乡,
清光绪七年 (1881) 唐胥铁路通车后,十二年 (1886) 延伸至芦台,次年修至天津。光绪十六年 (1890) 自唐山展至古冶,二十年 (1894) 修至山海关。这条自天津经唐山至山海关的铁路,因
在今西藏拉萨市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5: 宗角 “在布达拉北二里许,林木荫翳,景致甚幽,亦达赖喇嘛避暑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