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镇
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东南东方镇。1952年于此置东方县。1959年迁治八所镇。
在浙江省缙云县北部,邻永康市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胪膛,人口 4330。以境内东方畈得名。解放初曾于此置胪膛镇。1992年由胪膛、靖岳、东金三乡合置,名东方镇。好溪自东北而西南流经,沿溪多小平原。产蚕茧、元胡、茶叶。萤石、珍珠储量大。有造纸、食品机械、丝织等厂。安缙公路经此。
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东南东方镇。1952年于此置东方县。1959年迁治八所镇。
在浙江省缙云县北部,邻永康市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胪膛,人口 4330。以境内东方畈得名。解放初曾于此置胪膛镇。1992年由胪膛、靖岳、东金三乡合置,名东方镇。好溪自东北而西南流经,沿溪多小平原。产蚕茧、元胡、茶叶。萤石、珍珠储量大。有造纸、食品机械、丝织等厂。安缙公路经此。
即今安徽芜湖县东裘公河西岸东门渡。旧属宣城县,北宋置符里窑镇于此。
即今山东招远市东南毕郭镇。清道光《招远县志》卷3《坊市》:毕郭集“在城东南四十里。南通莱阳,东通栖霞”。
①又名新立屯。即今吉林长春市南四十里永春镇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2:清嘉庆五年(1800)“于长春堡设理事通判,名长春厅”。即此。②在今贵州黎平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:长春堡“在永从县(今永从乡)
在今广西忻城县境内。明时为十寨之一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境内。参见“十寨”。
明置,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江城镇。崇祯七年(1634)江川县迁治于此。1950年县治迁大街(今江川县)。
①指今广东大埔县西北梅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大埔县:小河在“县西北五十里。源出惠州府龙川县界, 东流经长乐、程乡二县界, 会为三河”。②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金筑安抚司:小河“在(
指秦筑之长城。《古今注·都邑》: “秦筑长城,土色皆紫,汉塞亦然,故称紫塞焉。”即长城。《古今注·都邑》:“秦筑长城,土色皆紫。汉塞亦然。故称紫塞焉。”
即今广西贺县治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贺县图:西北有八步墟。1952年贺县由贺街迁此,改为八步镇。
①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北三十八里干山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德清县: 敢山 “本名阚山,吴丞相阚泽所居。后讹为敢。有三峰: 中敢山,左龙山,右凤山”。②在今广西德保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5镇安府: 敢山
在今云南永胜县南四十里莨峨村东北峎峨水库。《纪要》 卷117北胜州 “陈海” 条: “州东南三十五里曰㟍峨海, 下流俱入金沙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