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旧厅
清光绪十一年(1885)置,管矿务兼收课税,仍属蒙自县。治所即今云南个旧市。彝语“个”为矿,“旧”为真,意即真大真好的矿。一说彝语“果”为养,“觉”为荞做成的饭食,“个旧”为“果觉”的谐音,意即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。1913年改为县。
清光绪十一年(1885年)置,治所即今云南个旧市。1913年改置县。
清光绪十一年(1885)置,管矿务兼收课税,仍属蒙自县。治所即今云南个旧市。彝语“个”为矿,“旧”为真,意即真大真好的矿。一说彝语“果”为养,“觉”为荞做成的饭食,“个旧”为“果觉”的谐音,意即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。1913年改为县。
清光绪十一年(1885年)置,治所即今云南个旧市。1913年改置县。
即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广州南海郡有“屯门镇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新安县“梧桐山”条下:朴渡山,“《纪事》云,东莞南头城,古之屯门镇。……唐置屯门镇兵,以防海寇。天宝二载,
①一名汜阳河,亦作范阳河。即古萌水。源出山东淄博市淄川城西南,东北流注于孝妇河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一》: 明水 “诸泉所汇,近水稻田,咸资灌溉,产米最佳”。②即今四川南江县东神潭河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
西晋改斥章县置,属广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。北魏太平真君三年(442)废入列人县,太和二十年(496)复置,北齐废。见“斥章县”。
在今安徽萧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萧县: 姬村湖 “又东五里曰姬村泊。明万历中,议引运艘自灵壁双沟,由睢水历永固、姬村诸湖,至徐州九里沟,出小浮桥”。
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南。《周书·宣帝纪》:大象二年(580),“行幸同州……自应天至于赤岸泽”。即此。今湮。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。《周书·宣帝纪》:大象二年(580年),宣帝行幸同州,“自应门至于赤岸泽,
辽统和四年 (986) 置,后为利州治。治所即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(大城子镇)。元废。古县名。辽统和四年(986年)置,治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大土城。为利州治。蒙古至元二年(12
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镇沅府禄谷寨长官司:马容山在“司(今河口)北八十里。高千余丈,盘亘数百里,石路狭隘,仅容一马”。
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五十里平吉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钦州图:北有平吉墟。
①在今山东宁津县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宁津卫 “古黄河” 条下: 隋堤 “相传隋炀帝曾驻于此,令军士筑堤,以防河。今屹如垣墙,谓之耿家圈。其中居民甚众”。②在今河南ᙡ
即今山东沂南县治界湖镇。清道光 《沂水县志》 卷2: 界湖集 “距 (沂水县) 城七十里”。1940年后为沂南县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