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留县
秦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南。西汉属郁林郡。东汉时改为中溜县。三国吴复名中留县。西晋废。东晋复置。南朝宋为桂林郡治。齐属桂林郡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)省入桂林县。
又作中溜县(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)。秦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西南。以境内留水得名。属桂林郡。两汉、三国吴属郁林郡。西晋废。后复置。南朝宋为桂林郡治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年)并入桂林县。
秦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南。西汉属郁林郡。东汉时改为中溜县。三国吴复名中留县。西晋废。东晋复置。南朝宋为桂林郡治。齐属桂林郡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)省入桂林县。
又作中溜县(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)。秦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西南。以境内留水得名。属桂林郡。两汉、三国吴属郁林郡。西晋废。后复置。南朝宋为桂林郡治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年)并入桂林县。
即零丁洋。今广东珠江口伶仃洋。
亦作灵山。即今四川甘洛、越西二县与冕宁县界上之小相公岭。西汉时之灵山道 (路),以此名。
1944年升沐爱镇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筠连县东南沐爱镇。“沐爱”为彝语姓氏“木乃”译音转写。1950年改为沐爱县。1951年撤销并入高县。1954年划归筠连县。1944年由高县析置,治今四川省筠
即今湖北枣阳市西南二十八里梁集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枣阳县西南有梁家集塘。
即大陵。在今河南临颍县东北十二里巨陵乡。《水经·潩水注》:宣梁陂水“东南入许昌县,径巨陵城北,郑地也。……京相璠曰:‘颍川临颍县东北二十五里有故巨陵亭,古大陵也”’。
即今河北青县西南二十八里木门店镇。为西汉参户县治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青县图:西南有木门店。民国《青县志》卷1:木门店在“西南三十里。俗称门店”。
即今辽宁沈阳市东北浑河。源出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滚马岭,西南流经沈阳市南,至辽阳市四十里会入辽河。《旧唐书·程务挺传》: 永徽六年 (655),程名振 “率兵破高丽于贵端水,焚其新城”。即是。古水名
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南蒙河。《水经·沂水注》: 蒙山水 “出蒙山之阴,东流径阳都县南,东注沂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: “ 《旧志》: 在县东南桃墟社,俗名桃墟河,亦名桃曲河。”
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狮子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3兴国军:飞云洞“在大冶回山之巅,三洞层出,上洞出云,中洞出水,下洞出风,其声如雷霆。唐元结尝读书于此,堂基犹在,洞中有元结像”。今为飞云公园。即“猗玗洞”。
本彰化县,日本占领期间于1933年设彰化市,属台中州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彰化市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湾彰化县。1950年复设彰化县。(1)旧市名。1945年置,治今台湾省彰化县。1950年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