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丹阳郡

丹阳郡

①亦作丹扬郡。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)改鄣郡置,治所在宛陵县(今安徽宣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、江苏宁镇山南北和浙江天目山以西、新安江中上游南北之地。三国吴移治建邺(今南京市)。西晋分置宣城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大业初改蒋州为丹阳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)改为扬州。

②北周改义阳郡置,属丹州。治所在丹阳县(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③唐天宝元年(742)改润州置,治所在丹徒县(今江苏镇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、句容、镇江、丹徒、丹阳、金坛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润州。


(1)阳,又作扬或杨。西汉元狩二年(前121年)改鄣郡置。治宛陵县(今安徽宣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长江以南、江苏省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和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地区。东汉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孙权移治建业(今江苏南京市),其后辖境渐小。东汉至南朝陈属扬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,于石头城(今南京市西清凉山)置蒋州。大业三年(607年)又曾改蒋州为丹阳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名扬州。(2)东魏天平二年(535年)于项县(今河南省沈丘县)侨置,并侨置秣陵县为治。属北扬州,北齐属信州,北周属陈州。隋开皇初废。(3)北周改义川郡置,治丹阳县(今陕西宜川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宜川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义宁元年(617年)复置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为丹州。(4)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润州置。治丹徒(今江苏镇江市)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名润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他楼城

    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李旺堡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六年(391),前秦将没弈干叛归刘卫辰,“八月,(乞伏)乾归帅骑一万讨没弈干,没弈干奔他楼城。乾归射之,中目”。即此。隋于此置他楼县。在今宁夏回族自

  • 大同川

   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大奈太镇北之小河。《元和志》卷4天德军:唐天宝十二年(753),张齐丘“请于大同川西筑城置军,玄宗赐名曰大安军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丰州中受降城:“西二百里大同川有天德军,大

  • 冈爱泊

    亦作冈噶诺尔。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岗更诺尔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4阿巴哈纳尔部:“多伦诺尔正北三百五十余里有池二处,河三道。其最大者名达尔诺尔……东南四十里曰冈噶诺尔,广四五十里, 中有细流, 与

  • 济山县

    南齐置,为北随安左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。梁废。

  • 石峪水

    在今山西应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石峪水“在应州东南三十里。有大石峪、小石峪二水,合而北流,径州城东北,又北合浑河,入桑干河”。

  • 喀喇巴尔噶逊军台

    一作哈喇巴勒噶逊台。清置,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达坂城镇南十里。清 《林则徐日记》: 道光二十五年 (1845) 正月,达坂城 “十里为喀拉巴尔噶逊军台,林木森疏,泉流清泚,有桥两道,兵房民居共数处”

  • 昭通府

    清雍正八年 (1730) 改乌蒙府置,属云南省。治所在恩安县 (即今云南昭通市)。民国《昭通县志稿》 载 《昭通书院碑记》: “ (鄂尔泰) 既奏请皇上赐名昭通,举前世之乌暗者,易而昭明,前之蒙蔽者,

  • 卢家咀

    在今天津市东。清驻守要地,于此设水师营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:水师营“在天津县东卢家咀。雍正四年,因天津界海,为福建、浙江、江南、盛京诸省商船出入要隘,建砖城周二里,驻满洲兵于此,以都统等官领之。沿

  • 福星山

    在今广东广宁县城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广宁县: 福星山 “在县治北。圆秀如覆釜,城跨其上”。

  • 下邳县

    秦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三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“应劭曰:邳在薛,其后徙此故曰下。臣瓒曰:有上邳,故曰下邳也。”东汉为下邳国治。南朝宋为下邳郡治。梁改归政县, 东魏复名下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