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宾县
唐天宝元年(742)改鄢县置,属南溪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53:义宾县“取其慕义来宾矣”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)改为宜宾县。
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䣕县置,治今四川省宜宾县西北蕨溪镇东岷江滨。属戎州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年)改宜宾县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鄢县置,属南溪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53:义宾县“取其慕义来宾矣”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)改为宜宾县。
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䣕县置,治今四川省宜宾县西北蕨溪镇东岷江滨。属戎州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年)改宜宾县。
一名浍山。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12翼城县: “浍高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,浍水出焉。其山出铁,隋于此置平泉冶。”
亦名梁大县。南朝梁普通六年 (525) 置,为大谷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巴中市。北周大象二年(580) 改为化成县。古县名。南朝梁普通六年(525年)置,治今四川省巴中县,为归化郡治。北周大象二年(580
在今江苏句容县西石狮乡驻地南莘西北十里。萧绩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第四子,死于中大通元年(529)。墓前遗存石兽和石柱各一对。石兽凶猛健美。二石柱高6米余,柱础刻二龙衔珠图案,上立二十四道瓜棱形的神道石柱,
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。《吴地记》:“永定寺,梁天监三年苏州刺史吴郡顾彦光舍宅置,陆柬之书额。”南朝梁天监三年(504年)置,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。
在今四川叙永县南。清嘉庆 《叙永厅志》卷11: 桑家坝在 “治南二十里。地多石炭”。
①即今广西临桂县西南两江镇。明设两江口巡司。清改设两江堡,有把总驻防。②即今广西荔浦县北双江镇。清有把总驻守。
即今山东日照市东北三十八里两城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日照县东北有两城集。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作两城镇。
又名王道门市。即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黄老门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3: 德化县西南有黄老门。
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汶上县:开河水驿在“县西南三十里”。
①在今四川万县东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1咸淳府:引藤山“在龙渠县(治今龙驹镇)东十五里。山出引藤,俗用以取酒”。《清一统志·忠州》引藤山引《方舆胜览》:“山出藤枝长十余尺,其大如指,中空可吸,谓之引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