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乐安县

乐安县

①西汉元朔五年(前124)封李蔡为乐安侯。后改为县,属千乘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。东汉属乐安国。西晋废入博昌县。

②东汉灵帝分余汗县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德兴县东北新建乡银城坂。南朝陈天嘉元年(560)废。南宋绍兴十九年(1149)复置,属抚州。治所在今江西乐安县北古塘,后徙詹墟(今乐安县治)。元属抚州路。明属抚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③东晋永和三年(347)分始丰县置,属临海郡。治所在今浙江仙居县西。南朝梁属赤城郡。陈属章安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台州。武德八年(625)又废。高宗上元二年(675)再置,徙治今仙居县。五代唐长兴元年(930)吴越改名永安县。

④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以豫部蛮民置,属弋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仙店。《寰宇记》卷127:“以乐安山为名。”大明中, 为光城左郡治。南朝梁属北光城郡。北齐属光城郡。隋属弋阳郡。唐属光州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仙居县。

⑤南齐置,为蔡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西。梁废。

⑥南齐置,属南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境。后废。

⑦南朝梁侨置,为乐安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霍山县东。北魏以后废。

⑧北齐改乐陵县置,属乐安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名博昌县。

⑨唐初置,属州。治所在今贵州绥阳县南。贞观五年(631)改属智州。后属牢州。贞观十六年(642)废。

⑩金改千乘县置,属益都府。治所即今山东广饶县。元属益都路。明属青州府。1914年改名广饶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元狩五年(前118年)改乐安侯国置,治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北。属千乘郡。西晋时废入博昌县。(2)东汉末分余汗县置,治今江西省德兴市东北银城畈。属豫章郡。南朝陈天嘉元年(560年)废。(3)东晋永和三年(347年)析始丰县南乡置,治今浙江省仙居县城西。属临海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并入临海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属台州。八年又省。上元二年(675年)再置,徙治今仙居县。仍属台州。五代吴越宝正五年(930年)改名永安县。 (4)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年)置,治今河南省光山县西北仙居。属弋阳郡。因乐安山为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仙居县。(5)北齐改乐陵县置,治今山东省博兴县南。属乐安郡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名博昌县。(2)古旧县名。金改千乘县置,治今山东省广饶县。属益都府。元属益都路。明、清属青州府。1914年因与江西省乐安县重名,改名广饶县。(3)今县名。在江西省中部、恩江上游。属抚州市。面积 2413 平方千米。人口33.8万。辖9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鳌溪镇。南宋绍兴十九年(1149年)析崇仁、永丰县地置乐安县,治詹墟(今址),隶抚州。以境内乐安乡名县。《大明一统志》:乐安县“因有乐安乡,故名”。元隶抚州路。明、清隶抚州府。1912年隶江西省,1914年隶豫章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抚州专区,1970年属抚州地区,2000年属抚州市。地处雩山西北部,牛田水斜贯县西南,公溪水斜贯县北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薯类、豆类、油菜籽、花生、烟叶等,为省林业重点县和蚕茧生产重点县,产香菇、笋干、松脂、棕片等。有钨、锡、铜、瓷土等矿。工业有采矿、农机、电力、建材、林产化工、制药、造纸、陶瓷、食品、纺织、竹木加工等。有丰宁、黄石、临八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大华山、石桥寺、董裕墓、千古第一村——流坑。纪念地有乐安战役登仙桥大捷、大湖坪改编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盐泊州都督府

    唐显庆二年 (657) 析胡禄屋阙部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治所在今新疆克拉玛依市。8世纪前期废。唐羁縻都督府名。显庆二年(657年)以西突厥胡禄屋阙部置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一带。约8世纪前期废

  • 叠藏河

    即今甘肃岷县南迭藏河,为洮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0岷州卫: 叠藏河 “在卫城东门外,源出分水岭,下流入于洮河”。

  • 南尼华罗国

    一译西天南尼华罗国、华罗。在今印度卡提阿瓦半岛南部,或以为即士胡茶辣国都城所在。南宋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》 卷3: “西天南尼华啰国,城有三重,其人早晚必浴,以郁金涂身、面,效佛金色,国人多称婆罗门。”

  • 莫金山

    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霸州: 莫金山在 “州南十八里。相传以莫、金二姓居此而名。宋设莫金口寨于此。俗名口头村”。后为河水所冲,成为平陆。

  • 革吉

    原为堆噶尔本所辖牧区部落。在今西藏革吉县境。1960年以革吉、亚热、邦巴、雄巴等牧区部落设革吉县,驻那坡。

  • 金平县

    1934年合金河、平河二设治区置,各取一字为县名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。1985年改设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36年以金河、平河两设治局合置,治今云南省金平苗族瑶

  • 吉帛村

    即今广东揭阳市。南宋绍兴八年(1138)于此置揭阳县。1991年改设揭阳市。在今广东省揭阳市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置揭阳县治此。

  • 条山

    在今河北沧州市北三里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:条山“在沧州城北三里。按《旧志》,谓唐阳城所隐,今考城所居中条山在蒲州。此中山在青县,条山在沧州, 二山牵合并称,与彼无涉”。古山名。即今山西省西南部中条

  • 隆山县

    ①西魏末改犍为县置,属灵石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彭山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彭山县: “隆山郡以界内有鼎鼻山,地形隆故也。” 北周为隆山郡治。隋属隆山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属陵州,贞观元年(627)

  • 安北设治局

    1933年改大佘太设治局置,属绥远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大佘太镇。1942年改设安北县。1931年由大佘太设治局改名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。1942年升县,移治今乌拉特前旗西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