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华府
元末农民战争期间,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一年(1361)改池州路为九华府,治所在贵池县(今安徽贵池市)。寻改为池州府。
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朱元璋改池州路置,治贵池县(今池州市贵池区)。辖境约当今安徽省铜陵、池州、青阳、石台、东至等市县。寻改池州府。
元末农民战争期间,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一年(1361)改池州路为九华府,治所在贵池县(今安徽贵池市)。寻改为池州府。
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朱元璋改池州路置,治贵池县(今池州市贵池区)。辖境约当今安徽省铜陵、池州、青阳、石台、东至等市县。寻改池州府。
一名杏园镇。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南。为古黄河津渡处。《旧唐书·李忠臣传》:忠臣拜濮州刺史,“移镇杏园渡”。即此。北宋置镇。黄河重要津渡。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南。唐杜甫《垂老别》诗:“土门壁甚坚,杏园渡亦难。
即今广西那坡县。清乾隆八年(1743)设土巡司于此。三十一年(1766)改设小镇安厅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。故镇安峒地。元时有镇安路,故此称小镇安。明永乐中分置土州,后废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
即今四川开县西北高桥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东乡县 “深溪关” 条内: “高桥关在县东四百里。” 民国 《宣汉县志》 卷10: 高桥关 “在县东南二百里,接夔州开县界,岭路峻绝,为邑要地。按 《太平寰宇
明置,属迁安县。为长城关口之一。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六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榆木岭关在 “县西北七十五里。有关城。其西接青山口。《边略》 云: 青山口东第一关也”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
在今贵州黔西县境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:大坝洪“在清镇县西北一百五十里,入水西境内。明天启初,副将张彦方败贼,深入大坝洪冈岛,即此”。
即硕般多。今西藏洛隆县西硕般多。清《西藏图考》 卷3: 硕般多 “一作说板多,一作设板多,一作苏班多,又作舒班多”。
即今河北丰润县西三十里白官屯镇。清于此设堡。
北宋置,属大足县。即今四川大足县西南三十里三驱镇。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南部。面积76平方千米。人口5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驱,人口2980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建镇,以每年定期祭祀驱逐痘、火、虫三灾,
在今江西宁都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宁都县 “梅川” 条下: “今县南二十里有钓洲,湾环曲折,形如钓钩。地不数武,舟行必迟回,半日始达,盖梅川之锁钥矣。”
①春秋郑地。即今河南新郑市西北黄水市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八年 (前545),“公及宋公、陈侯、郑伯、许男如楚。公过郑,郑伯不在,伯有廷劳于黄崖”。杜注: “荥阳宛陵县西有黄水,西南至新郑城西注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