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九峰镇

九峰镇

即今广东乐昌市北九峰镇。元、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在福建省平和县西南部,扼九峰溪上游,与广东省相邻。面积211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门楼,人口260。以境内九峰山得名。原名河头。明正德十四年(1519年)至1949年为平和县治。1958年设九峰公社,1985年置镇。为县西南部物资交流中心。以产大芹山乌龙茶叶著名。古迹有东门头牌楼,为精美的艺术雕刻。郊柏公路经此。有农民协会遗址。(2)在广东省乐昌市东北部、武江支流九峰河上游。面积153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九峰圩,人口 1050。因境内有五指、向日、马蹄等九座山峰得名。1950年属乐昌县四区。1955年改设九峰区,1957年设乡。1958年属红旗公社,1960年析置九峰公社。1983年改区,1987年建镇。地处蔚岭山地中部。境北风门坳是冬季风主要通道。乐昌市重点林产区之一,产杉、松、杂木、毛竹等。主产稻,并产花生、甘薯及茶叶、猕猴桃、西瓜、柑橘、冬菇。有野生黄连、厚朴等药材,人工种植三七、西洋参。有萤石、钨、高岭土、钼等矿。有农具、制碗、铸锅、服装等厂和水电站。坪新公路经此。(3)在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南部。面积24.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钓鱼台,人口 8400。因境内凌云山有九座秀丽山峰,故名。1949年为九峰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84年复乡,2001年置镇。为省商品粮、瘦肉型猪、蚕茧生产基地。乐五、乐茅公路交会于此。有凌云寺、乌尤寺、乐山大佛等名胜古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献陵

    ①唐高祖李渊的陵墓。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五十里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 20 三原县:献陵 “在县东一十八里龙池乡唐朱村,封内二十里”。②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西峰下。明十三陵之一,在长陵西北一里。为

  • 河泽

    即阿泽。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四年 (前559),卫献公出奔齐,孙林父追之,“败公徒于河泽”。杜注: “济北东阿县西南有大泽。”

  • 五京

    ①唐至德二年(757)改西京京兆府为中京,凤翔府为西京,成都府建号南京,合原有东京河南府,北京太原府共为五京。②唐渤海国有五京:上京龙泉府(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东京城);东京龙泉府(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半拉

  • 亢父县

    秦置,属薛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济宁市南四十余里喻屯乡东南八里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秦二世二年(前208),项梁“引兵攻亢父”。即此。西汉属东平国。东汉属任城国。南朝属高平郡。北魏属任城郡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

  • 昌马河

    今甘肃西部疏勒河流经玉门市境内一段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 昌马河 “在玉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源出南山,北流径卫西。又西北入柳沟卫界为布隆吉尔河,即南籍端水之源也”。

  • 朵的河

    在今甘肃夏河县西部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洮州卫:朵的河“在卫城西三百里。源出于川撒儿朵的族,南流入洮河”。

  • 宗州

    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宗城县(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威县、南宫、枣强等县地。九年 (626) 废。②唐贞观十一年 (637) 改西宗州置,治所在宗居县 (今云南祥云县

  • 哲里木盟

   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。崇德至顺治年间,清廷先后将蒙古科尔沁、郭尔罗斯、杜尔伯特、扎赉特四部编分为十扎萨克旗,共为一盟,隶理藩院。会盟地定于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哲里木,故名。盟境约当今内蒙古兴安盟、哲里木盟大部

  • 平通堡

    即今四川平武县南平通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石泉县“大印堡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:大方(关)相近者有观子、徐坪、平通三堡。”

  • 鱼池口

    原名鱼池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北鱼池。五代汉乾祐元年 (948) 黄河决口于此。称为鱼池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元年 (954),“河决灵河、鱼池、酸枣、阳武、常乐驿、河阴、六明镇、原武凡八口,至是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