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九龙山

九龙山

①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毗陵郡无锡县:“有九龙山。”唐陆羽《游慧山寺记》云:“其山有九陇,俗谓之九龙山。或云斗龙山。九龙者,言山陇之形,若龙虬缥螭合沓然。”

②在今江西安福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九龙山“在安福县西北一百十里。张程《武功山志》, 自武功绝顶行十五里为九龙山。万峰环绕,林木蓊郁”。

③在今江西万载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万载县:九龙山“在县西百里。山有九峰,嵯峨秀丽”。

④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一百二十五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49延平府:九龙山“在南平县治东南长安北里。其山九峰蜿蜒如蟠龙状”,故名。《明通鉴》:正统十四年(1449)五月,邓伯孙据九龙山,反抗官军,即此。

⑤一名鬼候山。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02漳州龙溪县:九龙山,“山下有水名九龙水。按《郡国志》云,一名鬼候山,背有金陵水。山中多山魈,一名羊花子”。

⑥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邹县“凫山”条下:九龙山“山形起伏凡九。上有灵泉。一名灵山”。

⑦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谓“即马陵山别支。山有九岭,屈曲如龙。沭水经其北, 白马河出焉”。

⑧在今四川平武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龙安府平武县:九龙山在“府东五十里。其地峻险,前拒铁蛇关抵蕃地。一山九岭,叠耸如龙”。

⑨在今云南永胜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北胜州:九龙山在“州南百里。山有九顶,一名九头山。

高万余丈, 四顾可千里”。

⑩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九龙山“在(小龙番长官司)司治北。有九岭起伏蜿蜒如龙”。

(11)即今贵州江口县西北与印江土家族苗族交界处之梵净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乌罗司:九龙山在“司西九十里。高百丈,下分九枝,铜仁大江出焉,俗名饭甑山”。清陈鼎《黔游记》:“梵净山在铜仁、思南之交,下小上大,土名饭甑山,高数千仞,有古刹六,春月进香者日以千计。”

(12)在今甘肃秦安县东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秦州秦安县:九龙山,“九峰相拱,状若龙翔,磅礴百里”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又称石郭山、章山。在今浙江省长兴县西南。山有陇,悉作龙形,因名。顶有古石城。(2)在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。《大清一统志》延平府山川:九龙山“在南平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《闽书》:九峰蜿蜒如龙”,故名。《明通鉴》:正统十四年(1449年)五月,邓伯孙据九龙山反抗官军,即此。(3)又称灵山。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北。山形起伏,连绵九峰。上有灵泉,故又称灵山。 (2)今山名。(1)在浙江省遂昌县西南80千米浙、闽、赣三省毗邻地区。主峰海拔 1724 米。山势险要,峰谷交错。保存有较大面积的原始天然林区,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,稀有、珍贵种类聚生。有第四纪冰川期遗留下来的连香树、鹅掌楸、铁杉、长叶榧等古老树种;有香果树、银杏树、伯乐树、马鞍树等珍贵林木。动物有黑熊、獐等。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。(2)即“九陇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琉璃寺

   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南琉璃寺镇。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。在今山东省茌平县东北。清光绪年间,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于此设拳场。

  • 白荡湖

    在今安徽枞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桐城县:源子港,“《志》云:县东百有二十里有破堽、竹子、白荡诸湖。其白荡湖亦曰民池湖。……皆回环相接,达源子港入江”。在安徽省南部枞阳县境。紧临长江北岸,属长江古

  • 二十三路

    北宋神宗初沿袭真宗以来旧制,分境内为十八路。熙宁五年(1072)以后续有分置,至七年共为二十三路,即淮南分为东、西二路,陕西分为永兴军、秦凤二路,京西分为南、北二路,河北分为东、西二路, 京东分为东、

  • 郓城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万安县置,属郓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。大业初属东平郡。唐属郓州,天祐二年 (905) 又改万安县,五代唐复名郓城县。后周改属济州。金大定六年 (1166)徙治盘沟村

  • 京兆地方

    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北京,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,设京兆尹,直隶中央政府。治所在大兴、宛平县 (今北京市)。辖区相当今北京市 (除延庆县外)、天津市武清、宝坻县及河北涿州、霸州、固安、永清、安次、香河、

  • 黄台 (臺) 桥

    在今山东济南城北,为小清河之船码头。转运货物,最为扼要。津浦铁路旧有支线自泺口至此,专为运盐而设。

  • 三叉城

    唐置,属檀州。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北十五里三岔口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檀州“有叉城”。即此。

  • 柔远寺口

    在今宁夏平罗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二》: 柔远寺口 “本朝雍正五年设市场于此。筑堡周八十五丈。有威镇堡兵防守”。

  • 博克达山

    即今新疆天山东支博格达山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 卷21: 博克达鄂拉在 “额得墨克达巴西,天山最高峰也。东南距辟展二百里。高八里。山脉自乌鲁木齐东南之托克喇鄂拉折而东北行一百六十里,高峰突起,为迪化州境

  • 邯川水

   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,南流入黄河。《后汉书·马武传》:显宗初,西羌寇陇右,命捕虏将军马武击之,“羌乃率众引出塞,武复追击到东、西邯,大破之”。李贤注:“盖以此水分流,谓之东、西邯也。在今廓州化隆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