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里术河
今青海玛多县南之热曲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河源附录:赤宾河“又二三日,水西南来,名亦里出,与赤宾河合。又三四日,水南来,名忽阑。又水东南来,名也里术,合流入赤宾,其流浸大,始名黄河”。
今青海玛多县南之热曲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河源附录:赤宾河“又二三日,水西南来,名亦里出,与赤宾河合。又三四日,水南来,名忽阑。又水东南来,名也里术,合流入赤宾,其流浸大,始名黄河”。
在今江西分宜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分宜县:西冈湖“在县北二里。广六十丈,灌田数百亩”。
即今广东怀集县西北冷坑镇。清乾隆《梧州府志》卷2墟市:怀集县有冷坑墟。
即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北抚远三角洲。1927年 《吉林行政全图 · 绥远县图说》: “由县城至乌苏镇江道有二: 一由大江经过俄属伯利,西南行入乌苏里江至乌苏镇,计一百四十里; 一由小江,土名通江子,内有
又名大洪山。在今安徽祁门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一》:大共山“在祁门县北五十里,与石埭县接界。大共之水出焉。亦作大洪山”。
全称应为广宁前屯卫中前千户所城。明《辽东志》卷2:中前所城“周围二里二百六十九步,高三丈,池深一丈,阔二丈,周围四里三百步,南门一座,宣德三年指挥叶兴建”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二》:中前所城“在宁远州西
明洪武八年(1375)改石砫军民安抚司置,属重庆卫。治所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“石砫,以石潼关、砫蒲关而名。”嘉靖四十二年(1563)改属夔州卫。天启元年(1621)升为宣慰
明置,即今贵州荔波县西北甲站乡。
明初置,属荣昌县。在今四川隆昌县。隆庆元年 (1567) 置隆昌县于此。
北宋置,属南充县。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九十里金凤镇。
在今山东招远市北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5登州府:张画山“山高林茂,如张画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