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云津桥

云津桥

在今云南昆明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二》:云津桥“在昆明县东二里许,跨盘龙江上。本名大德桥,明洪武中修建。以其当云南之要津,故更今名”。


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东、盘龙江上。元称大德,明洪武中修建时以其当云南之要津,更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塘县

    1942年由平舟、六塘二县合并设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。取二县名各一字为名。在贵州省南部,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2825 平方千米。人口29.7万。辖10镇、

  • 蒲阪津

    一名蒲津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与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之间黄河上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 东汉建安十六年 (211),曹操讨马超,“潜遣徐晃、朱灵等夜渡蒲阪津,据河西为营”。

  • 平介县

    即铁北县。治任庄(在今山西平遥县北)。

  • 鬼门关

    ①在今山西浮山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浮山县: 鬼门关 “在县北,出绛州之间道”。②即今广西北流市西十五里,与玉林市交界处之天门关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北流县: “南三十里有两石相对,其间阔三十步,

  • 杨田梗

    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十七里杨田乡。清乾隆《青阳县志》卷1有杨田梗。

  • 掖侯国

    亦作夜侯国。东汉改掖县为侯国,属东莱郡。治所即今山东莱州市。后复为县。(掖yè) 掖,又作夜。东汉建武九年(33年),光武帝封欧阳歙为掖侯,改掖县为掖侯国,治今山东省莱州市。后国除仍为掖县。

  • 高越原

    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东部和甘肃民勤县西北一带。《资始通鉴》: 南朝陈至德元年 (583)五月,“隋秦州总管窦荣定帅九总管步骑三万出凉州,与突厥阿波可汗相拒于高越原,阿波屡败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凉州

  • 孔夫关

    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仙霞镇孔夫村,东接浙江安吉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县“千秋关”条下:“孔夫关在县东南百二十里……其相近者曰豪阡关、唐舍关、白沙关、潼岭关、黄花关,皆自县东南通于潜之别径

  • 大寒山

    即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与门源回族自治县交界之大达坂山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大通县“北:大寒”。民国《大通志》第一部:大寒山“去县城北四十五里,居浩亹河之南,壁立千仞, 自西至东,横亘二百余里,划

  • 答兰纳木儿河

    亦作答口纳木儿河。即今蒙古国东部哈拉哈河支流努木儿根河。杨荣 《北征记》: 明永乐二十二年 (1424),成祖朱棣北征阿鲁台,“上以答兰木儿河已近,令诸将严兵以俟。…… (陈) 懋等遣人奏言: 臣等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