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汶

五汶

今山东泰安汶水及其四条主要支流的合称。晋郭缘生《述征记》:“泰山郡水皆名曰汶。汶凡有五:北汶、嬴汶、牟汶、柴汶、浯汶, 皆源别而流同。”《元和志》沿用。据《水经注》,五汶应为汶水干流及牟汶、北汶、石汶、柴汶。


山东省泰安市南汶水及其四条主要支流的合称。晋郭缘生《述征记》:“泰山郡水皆名曰汶。汶凡有五:北汶、嬴汶、牟汶、柴汶、浯汶,皆源别而流同。”据《水经注》,五汶应为汶水干流经流及牟汶、北汶、石汶、柴汶之总称。一、干流上游流经今莱芜市西北古嬴县南,应即《述征记》所谓嬴汶。二、牟汶出今莱芜市东古牟县南,西流至泰安市东入汶。今地图以此为汶水正源。三、北汶今名泮河。源出泰山西北谷,南流至今泰安市西南,古时折东至牟汶口南入汶,今改道东南流入汶。四、石汶又名环水,今称梳洗河。源出泰山南麓,南流折东入北汶。五、柴汶一名淄水。上源即今新泰市西北之羊流河,西南流合今小汶河,西北至泰安市南大汶口入汶。六、《述征记》所谓浯汶,即浯水。源出今莒县北,东流至高密市西入潍河。既非汶水支流,也不在古泰山郡境内,不应属“五汶”之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侯镇

    ①北齐置,在今山西稷山县西北。《北齐书·斛律金传》:北齐天保十年(559),斛律光“遂取文侯镇,立戍置栅而还”。②疑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陈永定三年(北齐天保十年,559),“齐斛律光

  • 永乐堡

    即今山西古县东南永乐乡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“安民堡”条下有“永乐”堡。

  • 北黎市

    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东北之北黎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崖州感恩县:“其正渠西北过北黎市为北黎港,又西南入海。”

  • 虎思斡耳朵

    又名八剌沙衮、古徐鬼国讹夷朵、大林石牙、亦堵、骨斯讹鲁朵、谷则斡儿朵。西辽都城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马克东南二十里布拉纳古城遗址。《辽史·天祚皇帝》: 耶律大石称帝后,“班师东归,马行二十日,

  • 定番州

    明万历十四年 (1586) 于旧程番府治置,属贵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。1913年改为定番县。明万历十四年(1586年)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。清咸丰十年(1860年),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西征,入据定番

  • 齐王部

    元代诸王封国。元太祖弟搠只哈撒儿子孙世袭,其后王初封淄川王, 后封齐王, 主其国事。受镇守太祖大斡耳朵的晋王节制。据《史集》(第1卷第2册)载,搠只哈撒儿的封地在蒙古东北部也里古纳河、阔连海子和海剌儿

  • 沁州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治所在沁源县(今山西沁源县)。《元和志》卷13:“因州东沁水为名。”大业二年(606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沁州,天宝元年(742)改为阳城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

  • 齐陵

    唐明皇子庆王琮的陵墓。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十六里新丰店南道西二里。

  • 刘宏镇

    金置,属齐河县。在今山东齐河县西南三十里。

  • 永淳县

    北宋元祐三年(1088)改永定县置,属横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郁江东岸。元至正十二年(1352)迁治三洲村(今峦城镇西南十里)。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)迁今峦城镇(旧永淳县),属南宁府。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