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郎关
即今陕西宁陕县。明正德十六年(1521)设五郎坝巡司。清顺治年间裁。乾隆四十八年(1783)于此置五郎厅,后废。1936年宁陕县迁治于此。
即今陕西宁陕县。明正德十六年(1521)设五郎坝巡司。清顺治年间裁。乾隆四十八年(1783)于此置五郎厅,后废。1936年宁陕县迁治于此。
①在今山东淄博市西。原属长山县。清嘉庆《长山县志》 卷13载,康熙四十九年长山知县金鉽《周村义集记》 称: “长邑南十八里为周村大镇,地不通夫水陆,而天下之货聚焉。” 光绪三十年 (1904)与历城同
即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。《后汉书·乌桓鲜卑列传》: “ (鲜卑) 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。” 唐以后称潢水、潢河。古水名。又称浇水、浇落水、弱洛水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。《后汉书·鲜卑传
即今江西、湖南二省边境之罗霄山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卢萧山 “相传有道士姓萧者结庐山下,因名。卢水出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 泸潇山 “在安福县西北一百二十里,跨萍乡县界。元赵仪可 《
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宣化县。宣德五年 (1430)属万全都司。清康熙三十二年 (1693) 改为宣化府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为防御蒙古置,治宣府城(即今
在今江苏吴县西南,邓尉山支峰吾家山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一》: 吾家山 “居民以植梅为生,花时一望如雪,香风度十余里。前抚臣宋荦题 ‘香雪海’ 三字镌于石”。
在今河北献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献县“乐成废县”条下载:“今县西南十里曰乐寿岩,……大业十三年窦建德自号长乐王,都乐寿,其所居曰金城宫,亦在乐寿岩西,今湮废。”
瞻对土司有上瞻、中瞻、下瞻之分,故称“三瞻”。在今四川新龙县境。《清史稿·鹿传霖传》:光绪年间,率兵“渡雅龙江抵瞻巢,斩馘过当,尽收三瞻地”。
即今广东从化市东北五十里良口镇。旧名莲塘村,清顺治中迁流溪巡司于此。
①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宁州置,治所在味县 (今云南曲靖市西北十五里三岔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寻甸、宜良、路南、弥勒等县以东地区。以后辖境缩小。开元五年 (717) 复为南宁州。②唐贞观九年 (63
在今甘肃嘉峪关市西北四十里黑山峡谷中。1972年发现。共一百五十三处,分布在三条主沟及各支沟内,绵延二里。岩石黑紫色,石刻浮雕较浅,手法粗糙,画法古拙。画幅大小不一,内容大体分操练、骑射、狩猎、舞蹈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