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硎岭
在今浙江建德市东,与浦江县接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严州府建德县:井硎岭“在府(治今梅城镇)东南五十里。路通浦江,明初李文忠克严州,进兵下浦江,盖取道于此”。清咸丰九年(1859)太平军由浦江经此岭克严州。
在今浙江建德市东,与浦江县接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严州府建德县:井硎岭“在府(治今梅城镇)东南五十里。路通浦江,明初李文忠克严州,进兵下浦江,盖取道于此”。清咸丰九年(1859)太平军由浦江经此岭克严州。
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永宁县:刀轘川“源出陕州界,下流入宜阳县界入洛水。一名昌河。一曰昌谷水”。
亦作牱里县。 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 属羁縻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。后废。
在今云南宾川县东北八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浙江东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东阳县:乌竹岭“在县东北四十里。逶迤数折”。
一名覆蓬山、中峨山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南。晋干宝 《搜神记》 卷1: “前周葛由,蜀羌人也。周成王时,好刻木作羊卖之。一旦乘木羊入蜀中。蜀中王侯贵人追之,上绥山。绥山多桃,在峨眉山西南,高无极也。随之者
即今天津市塘沽区东北北塘镇。明、清均在此设防,并设有炮台。1860年“北塘之战”发生于此。北宁铁路有塘沽支线通此。区片名。在天津市塘沽区东北部,东濒渤海湾。始建于明初,传以陈姓来此定居,称陈家堡;后以
又作喟齿化溪。在今云南会泽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 东川府》: 渭齿化溪 “在 (会泽) 县西南一百里。经绛云露山下必枯热甸北,流入金沙江”。
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景东府引《滇纪》云:“旧在府西南,跨澜沧江上。后汉永平初所建。明朝永乐初修,高广千仞,两岸峭壁林立,飞泉急峡,复磴危峰,森罗上下,熔铁为柱,以铁索系南北
①战国魏置,秦属邯郸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。西汉为魏郡治。东汉末相继为冀州、相州治。建安十八年(213)曹操为魏王,定都于此。三国魏都洛阳,邺仍为五都之一。十六国后赵、前燕、北朝东魏、北齐皆定
即今河北枣强县西南二十五里卷子乡。清于此筑卷子堡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