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余荫山房

余荫山房

又名余荫园。在今广东番禺市(市桥镇)东北十八里南村镇。建于清同治六年(1867),由举人邬燕天为纪念其祖先余荫而建。布局奇巧。与顺德市清晖园、东莞市的可园、佛山市的十二石斋,同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园。


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,距广州市区17千米。是清代粤中四大名园之一。始建于清同治三年(1864年),举人邬燕天聘名工巧匠,吸收苏杭庭园建筑艺术所建。其东南侧与稍晚的瑜园紧邻,今已成为该园的一部分;另一侧则与潜居、善言两座祖祠紧贴相通,占地约2000平方米。以池苑与临水楼台馆舍相配合,小巧玲珑,含蓄幽邃。内有主体建筑四座,以游廊式拱桥把园内空间分隔成东西两半:西半部有石砌河池,池北有深柳堂,池南有临池别馆,建筑细部装饰玲珑精致;东半部则有八角池、玲珑水榭,掩映在绿阴池水之中;还有孔雀亭、来熏亭。园内亭、台、池、馆的分布,借助游廊、拱桥、花径、假山、围墙与绿阴如盖的高树穿插配置,虚实呼应,构成起伏曲折、回环幽深、隐小若大的庭园结构。门联所题“余地三弓红雨足,荫天一角绿云深”,描绘出这名园的一大特色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风门凹隘

    即今广东仁化县东北长江镇之风门垇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仁化县:风门凹隘“在县东北”。

  • 西泠桥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孤山下。周密《武林旧事》卷5:西陵桥“又名西林桥,又名西泠桥”。

  • 大蹊岭

    在今广东海丰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:大蹊岭在“县西六十里。景泰以前,驿路经此,甃石为道”。

  • 永阜镇

    金置,属沾化县。在今山东利津县东北五十里。

  • 沙华公国

    古国名。故地或以为在今加里曼丹岛东北的塞布库岛。一说以为在今菲律宾棉兰老岛的三宝颜。南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3“东南海上诸杂国”条:“东南海上有沙华公国,其人多出大海劫夺,得人,缚而卖之阇婆。”又见于

  • 覃韩偏刀水司

    在今贵州德江县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: 覃韩偏刀水废司 “在府城西北二百八十里。明洪武七年置土巡检司,属水德江司。本朝属安化县,乾隆年间裁”。

  • 建宁军

    五代方镇名。梁贞明三年 (917) 改定昌军置,治所在晋州 (今山西临汾市)。后唐改为建雄军。五代方镇名。梁贞明三年(917年)改定昌军置,治晋州(今山西临汾市)。唐时改建雄军。

  • 下沙镇

    一名鹤沙镇。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三十二里下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上海县:下沙镇“峙邑南而近海,因名。宋置下沙盐场。旧有盐课司,后迁新场镇。而盐仓则自周浦徙于此。今亦废”。(1)在上海市南汇区西部

  • 独妇山

    即蜀阜山。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北三十五里。《越绝书》 卷8: “独妇山者,句践将伐吴,徙寡妇致独山上,以为死士示,得专一也。”古山名。原名独山。即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北独阜山。《越绝书·越地传》:“独妇山者,

  • 小站

    即新农镇。今天津市东南小站镇。清光绪初,李鸿章命淮军于此屯田驻守,后为袁世凯新建陆军基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