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什克腾部
一作克西克腾。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。明后期,达延汗第五子阿赤赖台吉后裔沙喇勒达(自称墨尔根诺颜)始称所部为克什克腾,服属察哈尔汗。天聪八年(1634),林丹汗败亡,沙喇勒达之孙索诺木率部归附后金,顺治九年(1652)编为一旗,授索诺木为札萨克一等台吉。旗地约当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全境及林西县西部一部分。
一作克西克腾。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。明后期,达延汗第五子阿赤赖台吉后裔沙喇勒达(自称墨尔根诺颜)始称所部为克什克腾,服属察哈尔汗。天聪八年(1634),林丹汗败亡,沙喇勒达之孙索诺木率部归附后金,顺治九年(1652)编为一旗,授索诺木为札萨克一等台吉。旗地约当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全境及林西县西部一部分。
明南京宫城主殿。俗称金銮殿。为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场所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内明故宫遗址。殿毁于太平天国战争,现仅存地下石柱础。
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北高场镇。清光绪 《叙州府志》 卷8宜宾县: 高家场在 “治西北七十里”。
亦作喇嘛垭。即今四川理塘县西南喇嘛垭乡。清代为川藏驿路往来孔道。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“上喇嘛山,二十五里至喇嘛丫,有柴草、人户馬。” 丁耀奎 《西康行军日程》: “喇嘛丫粮草丰广,且沿岸阳坡,
亦名永通七坝。是元大都仅次于通惠河的一条重要漕运路线。自大都城内积水潭东流,于光熙门南出城会大都东护城河,又分护城河水东流,至通州西北入温榆河。全长五十里。元代于河上筑深沟坝、王村坝、郑村坝、西阳坝、
又作教合三部长官司。明洪武中置,属临安府。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南六里旧城。清初废入开化府,以其地为开化里。
在今河南济源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济源县: 狐岭关 “一名胡岭关。宋绍定三年,蒙古史天泽攻金将武仙于卫州,仙败走胡岭关,天泽遂取卫州,是也”。
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文公二年 (前625),“夏六月,公孙敖会宋公、陈侯、郑伯、晋士縠盟于垂陇”。东汉末置荥阳典农都尉于此,故又名都尉城。又称垂敛。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。
即阳乐水。在今河北卢龙县北。源出县东北山谷中,西流入青龙河。《水经·濡水注》: 阳乐水 “出东北阳乐县溪。其水又西南,入于沮水,谓之阳口”。《清一统志·永平府一》: 黑崖子河 “疑即古阳乐水”。
①即今河北定兴县西南四十里固城镇。秦至北魏为范阳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定兴县: 固城镇,“ 《志》 云: 宋与辽分界处”。②即今河北柏乡县北固城店镇。汉为鄗县治。③北宋置,属溧水县。即今江苏高淳县
北周改山北县置,为鲁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南鲁山县。隋开皇初改为鲁县。唐初复改为鲁山县,为鲁州治。后属汝州。明属汝州直隶州。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在河南省中部。属平顶山市。面积24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