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叠岭
在今江西修水县东南,与宜丰县互界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二》:八叠岭巡司“在义宁州南八叠岭。明正统四年置巡司,后废。本朝雍正四年复置”。
在今江西修水县东南,与宜丰县互界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二》:八叠岭巡司“在义宁州南八叠岭。明正统四年置巡司,后废。本朝雍正四年复置”。
在今湖南岳阳市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岳州府“巴丘山”条下:九龟山“水际有九山相连”。《清一统志·岳州府一》 “白鹤山”条下:九龟山“九山相连,形如龟,滨洞庭。以形似名”。
为旧江西南昌府 (今江西南昌市) 的别称。因南昌为隋、唐、宋三代洪州治所,又是东南都会而得名。唐王勃 《滕王阁序》 曰: “南昌故郡,洪都新府。”江西省旧南昌府的别称。因隋、唐、宋三代南昌曾为洪州治,
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井州。治所在今河北井陉县(微水镇)西南六十里。大业初废。义宁初复置,属井陉郡。唐初属井州,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中置,治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苇泽城。属恒山郡。大
即今河北新乐市西偏北十二里北青同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新乐县图:西南有北青同集。
即赛音诺颜部右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呼亚格特南,依德尔河北岸。
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九川涤源”,指九州的大川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 司马贞《索隐》以弱、黑、河、瀁、江、沇、淮、渭、洛为九川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九川涤源。”泛指九州的大川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司马贞《索隐》以弱
宋建,在今浙江缙云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》: 巽亭 “在缙云县南龙津桥上。宋御史詹适建,苏轼诗: 涛雷轰白昼,梅雪耿黄昏”。宋建,在今浙江省缙云县南。北宋苏轼有诗。
即今河北徐水县北二十里高林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47安肃县图: 北有高林村。
巴利文作阿跋耶祗厘毘诃罗。为斯里兰卡最古寺院之一。公元前1世纪中,斯里兰卡瓦塔加摩尼王即无畏王所建,东晋法显《佛国记》:“(大)塔边复起一僧伽蓝,名无畏山,有五千僧……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
①即弋阳山。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9光山县:“光山,一名弋山,在县西北八十里。”②在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五里。山势雄峙,一名锦袍山。向有车里头目居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