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兰溪镇

兰溪镇

即今湖北浠水县西南兰溪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在福建省上杭县东南部、黄潭河东岸。面积78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厚里岗,人口350。兰溪一称兰家渡。传昔蓝氏捐船渡客,名蓝家渡,后衍为今名。1961年由兰稔公社析置兰溪公社,1984年改乡,1985年置镇。产稻、烤烟、松、杉。有化工、造纸等厂。杭永公路经此,水路通峰市。(2)在湖北省浠水县西南部、长江北岸。面积110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溪潭坳,人口 8080。镇以溪名。传昔日此溪两岸兰草丛生,故名。汉时成集。1949年为兰溪区,1956年改为兰溪指导组。1957年仍名兰溪区。1958年改为兰溪公社。1984年改置兰溪镇。2001年六神港乡20个村并入。地处浠水河末端,西南面襟长江。主产稻、棉花、小麦等,盛产淡水鱼、甘蔗。有造船、水泥等厂。是浠水、罗田、英山三县物资重要集散地。长江有客货码头,有公路通浠水、罗田、英山。(3)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东北部。面积44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河边路,人口 5730。镇因溪名。1951年置兰溪镇,1958年属兰溪公社,1974年复析置兰溪镇。1984年兰溪乡并入。产稻、鲜鱼、湘莲。有酿酒、农机、弹簧、大米加工、鞭炮、服装等厂。有大型集市。公共汽车通市区。古迹有清建枫林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山

    ①即马迹山。今江苏无锡市西南、太湖北岸之马山。②在今江西遂川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龙泉县:马山“状如奔马,其西一峰,悬崖特出如马首,宋时置寨其上。下有龙潭”。③在今山东枣庄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

  • 芗溪驿

    明初置,在今江西贵溪县城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贵溪县:芗溪驿“在县治东南,治西又有芗溪递运所”。后废。

  • 临贺岭

    即萌渚岭。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南、贺县西北、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富川县: “东北有甿渚岭,即临贺岭。”即“萌渚岭”。

  • 漓渚市

   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南漓渚镇。乾隆 《绍兴府志》 卷7 《市》 引 《万历志》: 漓渚市 “在府城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蒙光路

    元置蒙光路军民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孟拱。辖境约当今缅甸孟拱以北地区,地近西天和西番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改为府。后废入孟养。元置,治今缅甸密支那西南孟珙。属云南省。后废。

  • 山东西路

    金初改宋京东西路置,治所在东平府(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州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陵县、平原二县和泰山、高唐以南,龟蒙山以西,聊城、阳谷、郓城以东,金乡以北和江苏邳县、泗阳以西, 旧黄河以北地。金末废。金改宋

  • 汤河

    ①在今河北秦皇岛市西侧。源出抚宁县东北,于秦皇岛市西注入渤海。《清一统志·永平府一》:汤河“源出汤泉寺山,南流经海阳店,又南经秦皇岛入海”。②即今辽宁辽阳县东之汤河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汤河“在辽

  • 北竿山

    即竿山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三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青浦县:竿山“亦曰竹竿山,俗名北竿山, 又山在干山之北,故名北干山”。

  • 管溪官山

    在今浙江缙云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缙云县: 管溪官山 “在县东七十里,与台州府接境。薪竹之饶,居民所赖。又有龙潭三处,溉田甚广,以管溪经其下,因名”。

  • 白檀镇

    金置,属兴化县。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。泰和三年(1203)改置宜兴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