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势县
北魏延昌三年(514)置,属晋昌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洋县东北二十里兴势山上,故以为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)移治今洋县,属汉川郡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)改为兴道县。
古县名。北魏延昌三年(514年)置,治今陕西省洋县东北。属晋昌郡。西魏属傥城郡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移治今洋县。属汉川郡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改为兴道县。
北魏延昌三年(514)置,属晋昌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洋县东北二十里兴势山上,故以为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)移治今洋县,属汉川郡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)改为兴道县。
古县名。北魏延昌三年(514年)置,治今陕西省洋县东北。属晋昌郡。西魏属傥城郡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移治今洋县。属汉川郡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改为兴道县。
明置,为长城关口之一。在今北京市怀柔县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怀柔县:幵连口关“在县北,黄花镇东第十一关口也”。
即兴平水。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水经·漓水注》: “漓水又南得熙平水口,水源出县东龙山,西南流径其县南……又西注于漓水。”
即今四川兴文县东境之古宋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九姓长官司: 通江溪在 “司南十五里。源出贵州界,流入境,东北出,会于江门峡。一名落卜姑溪”。
又名大奚山。即今香港西南大屿山(大濠岛)。清在岛上分别设置东涌口汛、大屿山汛,属大鹏营管辖。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西南部、珠江口东侧。又称大濠岛,古称大奚山、大鱼山。面积141.6平方千米,是香港最大的岛屿
①在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境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寿山“在(吉林)城西南四百二十里,即查拉芬阿林。本朝康熙二十一年,圣祖仁皇帝祭告山陵,大蒐驻跸于此,值万寿圣节,因赐名寿山”。②即今福建福州市北寿山。
在今江西瑞金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瑞金县:北隘岭在“县东北七十里,接福建长汀县界”。
即今江西高安县西北三十里村前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4:高安县西北有村前墟。
亦作鹊儿沟、雅儿沟。即今新疆呼图壁县西南雀儿沟镇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1绥来县: “东南一百二十里至西凉户,接呼图壁之雀儿沟。”
一名目岩山。在今广西平乐县北二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平乐县“有目山”。《元和志》卷37平乐县: 目岩山“岩有两孔相对,如人目瞳子,白黑分明,因号为目岩”。
春秋属楚,在今河南上蔡县东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一年(前531),“冬十一月,楚子灭蔡,用隐大子于冈山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