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龙府
南明永历十年(1656),永历帝朱由榔入昆明,称滇都,置兴龙府。永历十二年(1658)底,永历帝及李定国离昆明西走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)复名云南府。
南明永历十年(1656),永历帝朱由榔入昆明,称滇都,置兴龙府。永历十二年(1658)底,永历帝及李定国离昆明西走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)复名云南府。
①即今安徽肥西县西北长镇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合肥县“清水镇”条下:“又有长城镇,道出六安州,元设巡司于此, 洪武九年废。”②即今山东五莲县东北前长城岭。1948年以后五莲县曾由仁里村徙治于此。(1)
即桐柏山。一名金庭山。在今浙江嵊县东南七十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绍兴府:桐柏山“天宝六载改为丹池山。《真诰》云:高万五千丈,下有丹池、赤水”。
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西南之多尔计村。《清高宗实录》:乾隆二十九年(1764)四月甲辰,“兵部议准山西巡抚和其衷奏称:归化城至萨拉齐二百四十里,地属紧要,应于适中之多尔济地方设把总一员,请即以善岱营把总
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清苑县:三陵“在城(今保定市城)东。宋祖陵也。宋太祖世籍清苑,既即位,尊其四世祖眺曰僖祖,陵曰钦陵;曾祖曰顺祖,陵曰庆陵;祖敬曰翼
亦作藤越县。元至元十一年 (1274) 置,为腾越州治。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。二十五年(1288) 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十一年(1274年)置,治今云南省腾冲县,属腾越州。二十五年废。
即今辽宁凌源市西南刀尔登蒙古族乡。清乾隆《钦定热河志》卷54建昌县:“多尔登在茶棚西南四十里。”多尔登即刀尔登。蒙古语意为开阔、宽阔。
亦名萨木配林寺、中厢城桑披寺。清康熙八年 (1669) 建,在今四川乡城县西南。系里塘安抚司境内较大剌嘛教寺院。《清史稿·锡良传》: 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,赵尔丰讨理瑭土司,进攻桑披寺,“尔丰以
①在今江西新干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新淦县: 桂湖 “在县治南。一名仓池。余流亦达于清江”。《清一统志·临江府》: 桂湖 “在新淦县南门外”。②在今四川新都县城西南隅。湖面三十余亩。是明代
①在今四川仁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3隆州: 鼎鼻山“在仁寿县南一里。其山隆起,又曰隆山,州盖以此得名”。②亦名打鼻山。在今四川彭山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彭山县有鼎鼻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彭山县
又名巴丘山、天岳山。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,滨临洞庭湖。宋本《寰宇记》卷113岳州引《江源记》云:“昔羿屠巴蛇于洞庭,其骨若陵,故曰巴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