冈身
在今江苏太仓市东面。北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卷下:“尝闻濒海之地, 冈阜相属,俗谓之冈身。此天所以限沧溟而全吴人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:冈身,“元潘应武云: 自常熟福山而下,有沙冈身二百八十余里,以限沧溟。冈身间有港浦百五十余处, 以泄太湖之水。今州据冈为城,有上冈身、下冈身、归吴等冈身。其冈门亦多湮塞,州境得名者,犹二十有六, 皆环于城西及南北间”。
在今江苏太仓市东面。北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卷下:“尝闻濒海之地, 冈阜相属,俗谓之冈身。此天所以限沧溟而全吴人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:冈身,“元潘应武云: 自常熟福山而下,有沙冈身二百八十余里,以限沧溟。冈身间有港浦百五十余处, 以泄太湖之水。今州据冈为城,有上冈身、下冈身、归吴等冈身。其冈门亦多湮塞,州境得名者,犹二十有六, 皆环于城西及南北间”。
在今河南新县西南七十里。有吴焕先烈士故居,也是他创办的三堂革命红学旧址。
1932年改东乐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洪水堡(今甘肃民乐县)。在甘肃省西北部、河西走廊中段,南邻青海省。属张掖市。面积 2893 平方千米。人口23.6万。辖5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汉置氐池
一作朱刘店。即今山东昌乐县东十八里朱刘镇。民国《昌乐县续志》有朱留店。
在今陕西蓝田县南十里峣山间辋川风景区。唐王维有 《栾家濑》 诗。
在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北小海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万州:小海港在“州东北二十里。港口有二小石山,南北对峙如门,海舶往来,取道于此”。
南唐保大八年(950)析庐陵县置,属吉州。治所即今江西吉水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吉水州。明洪武初复为县,属吉安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在江西省中部。属吉安市。面积 247
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开州:卫阳山“以在卫地之阳而名”。
又作岭谿、林谿。即今西藏浪卡子县东南林区。“林”,藏语意为洲。清乾隆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东南林区。
又名天池山。在今陕西石泉县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石泉县:池山“山顶有池,不溢不涸,谓之天池”。
在今云南安宁市东十里小桃花村后洛阳山崖壁上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 载: 法华寺 “在安宁州东洛阳山。大理段氏建。中有遥岑楼,登之可览一州之胜。明杨慎以所得禹碑墨本,镌之岩石”。今寺已废。石窟开凿于大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