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凤山县

凤山县

①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置,属台湾府。治兴隆庄(今台湾高雄市北左营区)。乾隆五十三年(1788)移治今高雄县(凤山市)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被日本侵占,县废。

②1919年改东兰土州同置,属广西田南道。治所即今广西凤山县。刘介《广西县名考察述略》:凤山县“以凤山为县名”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

③1933年伪满升凤山设治局置,驻凤山屯(今黑龙江通河县西北凤山镇)。1939年撤销,并入通河县。1947年复置凤山县。1949年撤销,并入通河县。


(1)古旧县名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置,治兴隆里(今台湾高雄市北旧城)。属台湾府。以山得名。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移治今高雄县凤山市。光绪十三年(1887年)改属台南府。二十一年为日本侵占,1924年改设高雄市。(2)旧县名。1947年由凤山设治局升县,治凤山屯(今黑龙江通河县西北凤山镇)。1949年撤销,并入通河县。(3)今县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。属河池市。面积 1743 平方千米。人口18.9万。辖1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。《广西县名考原述略》:凤山县“以凤山为县名”。北宋置凤山哨,属羁縻兰州。南宋置罗博土州,治今县西南平乐,属庆远府。元属庆远南丹溪洞军民安抚司。明废罗博土州,为东兰州地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置凤山土分州,属庆远府。1914年属田南道。1926年置凤山县,直隶广西省。1949年属百色专区,1965年属河池专区,1971年属河池地区,2002年属河池市。地处桂西北山原,地形以山原化山地为主,地势北高南低。盘阳河、巴英河、坡心河流经境内,其中坡心河为广西最长的地下河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稻、豆类、红薯、木薯等为主。矿产有金、硫黄、煤、水晶、石灰石、花岗石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采矿、水泥、酿酒、农机等。有公路通巴马、东兰、百色、天峨等地。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云峰洞、鸳鸯湖、江洲仙桥、凤阳关和纪军岩、将军山、坡心长寿水源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龙县

    清宣统元年 (1909) 置,属延吉府。治所在和龙峪 (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)。民国郭熙楞《吉林汇征》: 和龙 “地名和龙峪”,因名。1913年改属吉林省延吉道。1929年直属吉林省。1940年移治

  • 杉松铁路

    从沈吉铁路的团林站(今吉林辉南县东北)经辉南至杉松岗。长42公里。日伪于1944年修筑。次年被拆除。

  • 沙河铺

    ①即今四川梁平县西仁贤镇。《清一统志·忠州》:沙河铺“在梁山县西三十里。县丞驻此”。民国改设县佐。②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北沙河子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33:广宁县东北“三十里沙河铺”。

  • 跃溪水

    在今广东始兴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始兴县: 跃溪水 “在县东四十里。源出江西龙南县界入境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雄州》: 跃溪 “在始兴县东八十里。……西北流七十里至杜家村,又名杜家水,与东江合”。

  • 宿州

    唐元和四年 (809) 置,治所在虹县 (今安徽泗县)。后移治符离县 (今宿州市北符离镇)。《元和志》 卷9宿州: “取古宿国为名。” 大和三年 (829)废。七年 (833) 复置,移治于符离县之埇

  • 思濛镇

    北宋置,属眉山县。即今四川眉山县西南四十里思蒙镇。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南部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思濛,人口1.5万。北宋建场。以驻地思濛场得名。1953年为思濛乡、思濛镇,19

  • 涝淄河

    在今山东桓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新城县: 涝淄河 “在县东南。源出铁山,自张店至索镇店,西南入乌河”。

  • 筓头山

    即鸡头山。又名崆峒山。在今宁夏隆德县东。《史记· 秦始皇本纪》: 始皇二十七年 (前220),“巡陇西、北地,出鸡头山”。《正义》: “按:原州平高县西百里亦有筓头山,在京西北八百里,黄帝鸡山之所。”

  • 盘水河市

    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 (松柏镇) 西十里盘水乡。旧属房县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4房县:盘水河市 “在县西一百八十里”。

  • 严千户屯站

    清置,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登仕堡子镇东严千户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:“奉天北至蒙古站道,七十里至严千户屯站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