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
蒙古宪宗元年(1251)置,治所在别失八里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)。后废。
蒙古宪宗元年(1251)置,治所在别失八里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)。后废。
即大莋县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北鰔鱼乡南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越嶲郡“大笮县,汉末省也”。
明洪武七年(1374)改中立府置,直隶南京。治所在凤阳县(今安徽凤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天长、定远、霍邱以北地区。因府在明代为皇室先世陵墓所在,建为中都。清属安徽省。1912年废。明洪武二年(1369
亦作旧所、旧县、旧都、阿木喇补。当今越南中部广南—岘港省境。南宋赵汝适《诸蕃志》卷上:占城国“旧州、乌丽、 日丽、越里, ……皆其属国也”。作为都城在维川县南茶荞一带。《元史·占城传》:“旧州水路,
北宋置,属平阴县。即今山东肥城市南二十八里安临站镇。(1)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北部。面积46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宁,人口 6000。1946年建场,以“安谧宁静”之意命名。1951
即今浙江嘉善县治西北十二里千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嘉善县“陶庄镇”条:千家窑镇“在县西北十二里。民皆业陶”。
一作桐城。福建泉州市的别称。五代闽留从效重筑泉州城墙时,于城周环植刺桐,城因此得名。宋、元时回教旅行家东来,常以刺桐一名写入其旅行记载。《马可·波罗行纪》 亦以刺桐城称泉州。北宋仁宗天圣时,诗人吕造
即破冈渎。故址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。南朝梁时避太子讳,改为破墩渎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南齐中兴元年 (501),东昏侯使申胄 “屯破墩以为东北声援”; 后萧衍克建康,遣其弟 “恢屯破墩”。即此。在今江苏
亦名观珠圩。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观珠镇。明万历《高州府志》卷1:电白县有观珠圩。清道光《电白县志》卷8:观珠塘圩“在县(治今电城镇)西北七十里”。
明成化中置,在今广东阳山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 连州》: 高滩营 “系八排三坑猺出入之路”。明成化中置,在今广东省阳山县西北。
在今河南巩义市北。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:建武元年(25)七月,“遣耿弇率强弩将军陈俊军五社津,备荥阳以东”。《水经·河水》:“又东过巩县北。”郦道元注:“河水于此有五社渡, 为五社津。”在今河南省巩义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