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礼宛
在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南。清设加礼宛汛。
在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南。清设加礼宛汛。
①又名同孝山。在今江苏铜山县西二十五里夹河乡闸口村。《水经·获水注》: “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。山阴有楚元王冢,上圆下方,累石为之,高十余丈,广百许步,经十余坟,悉石也。” 《明一统志·徐州》: 楚王山
即今安徽肥西县西北雷麻乡。清光绪《续修庐州府志》 卷 3: 雷麻店 “ (距城) 六十里”。
即阐。 春秋鲁邑。 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。 《公羊传》: 哀公八年 (前487), “齐人取讙及”。即“阐”。
北宋置,属涪州。即今四川武隆县西北白马镇。大观四年(1110)废。
在今河北易县东北。1916年山北村村民为反对袁世凯清丈土地和加捐加税政策,组成山北社。
即新洋江。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六里。南承吴淞江,北通娄江。
即马场湖。在今山东济宁市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济宁州:马肠湖“本名马常湖。旧与南旺、蜀山二湖相接, 故南旺亦兼马常泊之名”。
北宋置,属贵池县。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八十里。以近秀山而名。(1)古镇名。宋置,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南。(2)今镇名。在云南省通海县中部偏东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以在秀
唐大和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石棉等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即锡义山。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丰利县:“有锡义山,一名天心山。”《元和志》卷21丰利县:锡义山“一名天心山,在县东北六十五里。山方圆百里,形如城,四面有门,相传以为仙灵所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