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兖州

北兖州

①东晋义熙六年(410)刘裕灭南燕,复兖州旧地,因南方已有兖州,改旧兖州为北兖州。治所在滑台(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泰山以南汶、泗流域及鲁西平原,河南滑县、延津、杞县以东地区。南朝宋初复名兖州。

②南齐改兖州侨州置,治所在淮阴县(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)。东魏改为淮州。


(1)东晋咸和中侨立兖州于京口(今江苏镇江市),义熙六年(410年)刘裕灭南燕,复兖州旧地,因南方已有兖州,改旧兖州置,治滑台(今河南滑县旧滑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滑县、延津、杞县等县以东地区及山东省泰山以南汶、泗流域和鲁西平原。南朝宋初复名兖州。(2)南朝宋泰始二年(466年)侨立兖州于淮阴县(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西南)。南朝齐改名北兖州。曾移治盱眙县(今江苏盱眙县东北),后复旧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淮河以南、运河以西和高邮湖以北一带。东魏改名淮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宁铁路

    亦名宁阳铁路。从广东新宁 (今台山市) 东南的斗山墟起,北至县北公益埠,折东经新会,至江门北街。全长 107公里。清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动工修建,1913年建成。1939年后被拆除。

  • 金凤城

    唐天祐中吴越筑,即今江苏常熟市北四十里福山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常熟县: 福山“天祐初,吴越于此筑城戍守,控扼江道,亦谓之金凤城”。

  • 十里河

    ①旧名稠柳河。为浑河支流。在今辽宁灯塔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十里河“在辽阳州东北六十里。源出庙儿岭,西流合沙河入浑河。旧名稠柳河”。②在今云南富源县西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平夷卫:十里河

  • 裴克图河

    亦名费克图河。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西与阿城市分界之蜚克图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费克图河 “在阿勒楚喀城东界。源出扎松阿山,西北流至城东北八十里入混同江”。

  • 五里坝

    即今陕西西乡县东南一百八十里五里坝镇。山深林密,为南山险要之区。清设县丞驻此。民国改为县佐。集镇名。在陕西省城固县南部、牧马河上游。属大盘乡。人口300。以村傍五里长坝得名。地处川、陕古道。主产稻、玉

  • 咸阳郡

    十六国前秦皇始二年 (352) 置,治所在长陵城 (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里怡魏村附近)。北魏太和二十年 (496) 迁治池阳县 (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),属雍州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及泾阳、礼泉县地。

  • 禄福县

    西汉置,为酒泉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酒泉市。《续汉书·地理志》、《晋书·地理志》 作福禄县。隋改名酒泉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酒泉市,为酒泉郡治。东汉《郃阳令曹全碑》:“拜酒泉禄福长”,即此。《续汉

  • 武里水

    即今陕西洛南县南县河。源出洛南县西南,东北流注于洛河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 “洛水又东历清池山,东合武里水,水南出武里山,东北流注于洛。”

  • 崇岗镇

    在今甘肃合水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五年 (622) 八月,突厥寇原州,陷大震关。九月,“宇文歆邀突厥于崇岗镇,大破之,斩首千余级”。即此。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中部。面积84平方千米。人口2.2

  • 红花渠

    在今宁夏银川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镇:红花渠在“镇南五里,分唐来渠水东南,溉田七百余顷。复引入城中,民汲甚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