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关堡
北宋熙宁五年(1072)置,属熙州。在今甘肃临洮县北二十里。
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置,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北。属狄道县。
北宋熙宁五年(1072)置,属熙州。在今甘肃临洮县北二十里。
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置,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北。属狄道县。
清光绪元年(1875)由英商“吴淞铁路公司”擅筑,次年通车。从上海苏州河北岸经江湾至吴淞口。计15公里。光绪三年(1877)由清政府出资赎回拆除。
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属牂柯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弥勒县城附近。三国蜀建兴三年(225)属建宁郡。西晋咸宁五年(279)废。东晋哀帝时复立,仍属建宁郡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云南省弥勒县境(
在今河南南阳县北四十里。即淯水(今白河)之津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南阳郡宛县“有瓜里津”。注引《东观书》:“邓奉拒光武瓜里。”《水经·淯水注》:淯水“又西为瓜里津,水上有三梁,谓之瓜里渡”。即此。
一名扬子宫。隋大业七年 (611) 建,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杨子桥一带。又称扬子宫。隋大业七年(611年)炀帝筑,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扬子桥附近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的汉阳公园内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9汉阳府:石榴花塔“在郡城西北。宋时有妇事姑至孝,一日杀鸡为馔,姑食鸡而死。姑女诉于官,妇坐罪无以自明。临刑乃折石榴花一枝,插地而祝曰:妾若毒姑,花即枯
春秋时戎邑。在今甘肃天水市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武公十年 (688) “伐邽、冀戎,初县之”。《集解》: “即邽戎邑也。” 后置上邽县。古邑名。春秋戎邑。在今甘肃省天水市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武公十年(
即今北京故宫北门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 建,初名玄武门。清康熙时重修,因避圣祖玄烨讳,改名神武门。明崇祯十七年 (1644) 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,皇帝朱由检由此门逃到煤山(今景山) 自缢。
一名淅阳郡。南齐置,属雍州宁蛮府。北魏太和中属析州,治所在西析阳县 (今河南西峡县)。隋开皇初废。北魏置,治西析阳县(今西峡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西峡县一带。属析州。北周改“析”为“淅”(《周书·陈宣
即康国。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七里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飒秣建国“周千六七百里,东西长,南北狭。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,极险固,多居人。异方宝货,多聚此国”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康
在今湖南醴陵市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醴陵县: 铁江 “源出攸县境,西北流入渌江。水滨石黑如铁,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