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燕
①即燕。西周封国。都蓟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后世为与南方的燕相区别,故称北燕。
②又名黄龙国。十六国之一。东晋义熙五年(409)冯跋灭后燕,都龙城(今辽宁朝阳市),史称北燕。高云死,跋即天王位于昌黎县(今辽宁朝阳市)。领有今辽宁西南和河北东北部地区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)为北魏所灭。
①即燕。西周封国。都蓟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后世为与南方的燕相区别,故称北燕。
②又名黄龙国。十六国之一。东晋义熙五年(409)冯跋灭后燕,都龙城(今辽宁朝阳市),史称北燕。高云死,跋即天王位于昌黎县(今辽宁朝阳市)。领有今辽宁西南和河北东北部地区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)为北魏所灭。
又作县步河。在今安徽望江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望江县: 悬步河 “在城南。其西南六里有白涧,流经城南二里,会于龙潭,合上流诸水,汇为悬步河。又东南合于扬溪河入江”。
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白马城村、马站村一带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如浑水“又径宁光宫东。献文帝之为太上皇也,所居故宫矣”。
1919年设昆明市政公所,1920年废。1922年复设昆明市政公所,析昆明县置昆明市,为省辖市。1928年改督办为市长,更名为昆明市政府。为云南省省会。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。简称昆。在云南省中部偏东北,
一作党坝长官司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)置,属杂谷直隶厅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西南党坝乡。《清史稿·岳钟琪传》:乾隆年间,岳钟琪疏言:“党坝为大金川门户。”
即三汊镇。在今江苏泗阳县东南三岔。《明史·河渠志二》:万历四年(1576),御史陈世宝言:“河自桃源三义镇历清河县北,至大河口会淮入海。”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三义镇巡司“旧名三汊镇。在桃源县东三十
①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降广元州置,属保宁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广元市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四川卷上:广元县“犹汉言广汉也”。《明史·李自成传》:崇祯十年(1637)“入蜀,陷宁羌,破七盘关,陷广元,总
在今广东新兴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云斛山“高百余仞,周五十余里。山谷幽深,常有云气”。
①即乐安城。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上》:季龙将讨慕容皝,合兵五十万,具船万艘,“自河通海,运谷豆千一百万斛于安乐城,以备征军之调”。《资治通鉴》作“乐安城”。胡注以为即《水经·濡
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肃宁县“南阳务”条下载:“丰乐堡在县东。亦宋置戍守处。”
在今四川盐边县北金河乡 (野猪拉)。清光绪 《盐源县志》 卷2: 野猪拉场 “距县七百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