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郦县
北魏置,属东恒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西北。北周废。
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北。属东恒农郡。北周废。
北魏置,属东恒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西北。北周废。
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北。属东恒农郡。北周废。
北宋置,属虹县。在今安徽泗县北。
在今河南沁阳市北二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6武德县:故大斛关“在县北 一百六里大行山上”。在今河南省沁阳市北,为太行山险隘处。
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渭源县:“又西南有五竹山,清源河出焉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0渭源县“七峰山”条内:“五竹山在县西南三十里。山多细竹,峰峦奇秀。有岩曰秀峰岩,山下有谷曰银沟谷。
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置,属牢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境。永徽三年 (652) 废入昌明县。
清置,即今贵州赤水市东南石堡乡。
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桃源县置,属常德路。治所即湖南桃源县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桃源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桃源县置,治今湖南省桃源县。属常德路。辖境相当今桃源县。明洪武二年(1
北宋置,属延安府。即今陕西安塞县北青石崖村。
明正统四年 (1439) 筑,属宁夏中卫。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枣园乡。嘉靖十八年 (1539) 改属西路广武营。清乾隆三年 (1738) 城圯,八年复建,设把总。村名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北部、黄河
在今山东乐陵市南五里冢村。为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遗存。出土文物有磨制石斧、石镰、卜骨、骨锥及夹沙灰陶鬲足、陶杯、石环、陶纺轮等。
①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永宁宣抚司:红崖山“在司东北十里。山高耸,多赤石,为东面之胜”。②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。《宋史·食货志》:庆历间,“始用知商州皮仲容仪,采洛南县红崖山、虢州青水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