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川县
唐武德七年(624)置,属南云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。贞观三年(629)属匡州。武则天时改置蒙舍州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置,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。属南云州。后废。
唐武德七年(624)置,属南云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。贞观三年(629)属匡州。武则天时改置蒙舍州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置,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。属南云州。后废。
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五隍镇。清光绪《资州志》卷3资阳县:万寿场“即五皇场,在县八十里”。民国《资阳县志稿》卷1:伍隍场“以有五隍庙得名。旧名万寿场,亦以万寺庙得名。……明代旧场”。
在今广西融安县东鸦瑶乡。清属永宁州。光绪《广西地全图》永宁州图:西北有瓦窑墟。
①即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驻地双江镇。清属绥宁县,置双江巡司。1951年划入通道县。1958年通道侗族自治县迁治于此。②即今四川潼南县西北双江镇。民国《潼南县志》卷1:双江镇在“县西二十里”。③即今四川
在今江苏昆山市。宋莫仲宣所筑。又有西园,为其别墅。明嘉靖《昆山县志》卷4:“邑人莫仲宣所居。韩侂胄当国,仲宣闲居十年不出,时论高之。”号为西园居士。
即东引山。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东引岛。
在今浙江鄞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鄞县: 菩提岭 “在府东南七十里,路通奉化”。
在今浙江金华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一》: 紫微岩 “在金华县西北三十里金华山西。一名讲堂洞。有石室,深广十丈。梁刘孝标弃官舍其下,撰 《类苑》,人呼为书堂岩”。
南朝梁置,属药山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沅江市东北八十里泗湖山附近。隋开皇中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5年初由四川省江油县东北部重华堰地区及梓潼县一部析置。同年3月红军北上后撤销。
即今安徽五河县北双忠庙镇。清光绪《五河县志》卷3:双忠集“在县治北二十里。大路南至县二十里,北至界碑二十里,交虹乡界”。
即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岸之宋卡。为古代横断半岛路线主要港口之一。见《郑和航海图》。清陈伦炯《海国闻见录》作宋脚。谢清高《海录》始作宋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