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十八省

十八省

清初对长城以南的明代故土仍沿明制分为十五省,改其中的北直隶为直隶省,南直隶为江南省。康熙初分陕西为陕西、甘肃两省,湖广为湖北、湖南两省,江南为江苏、安徽两省,共为十八省(边疆地区由将军、都统、参赞大臣、办事大臣、驻藏大臣等统辖,不置省)。清光绪年间,新疆、台湾、奉天、吉林、黑龙江陆续建省后,仍沿称这十八省为内地十八省。


清初对长城以南的明代故土仍沿用明制分为十五省,改其中的北直隶为直隶省,南直隶为江南省。康熙初,分陕西为陕西、甘肃两省,湖广为湖南、湖北两省,江南为江苏、安徽两省,共为十八省(边疆地区由将军、都统、参赞大臣、办事大臣、驻藏大臣等统辖,不置省)。清光绪年间,新疆、台湾、奉天、吉林、黑龙江陆续建省后,仍沿称这十八省为“内地十八省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强湖

    在今河北武邑县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衡漳又东北,右会张平口故沟,上承武强渊,渊之西南侧水有武强故治,故渊得其名焉。”

  • 鄂州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鄂州置,治所在江夏县 (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蒲圻市、通城县以东,长江以南,鄂城市、崇阳县以西地。大德五年 (1301) 改为武昌路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

  • 小七

    即今浙江嵊泗县西海中小戢山。明《郑和航海图》作“小七”。

  • 和县猿人遗址

    又称龙潭洞遗址。在今安徽和县西北陶店乡南汪家山北坡龙潭洞。1980年发掘,发现一具完好的猿人头盖骨和部分下颌骨、牙齿等,在同一层位中,还发现猿人遗留的工具、骨器、角器、牙器等,以及大批动物化石。地质年

  • 石康县

    五代南汉置,为常乐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三十里石康镇。北宋属廉州。元属廉州路。明属廉州府,成化八年(1472)废入合浦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石康。属廉州

  • 团岛

    在今山东青岛市西南,其颈与青岛相联属。清道光《胶州志》总图有“团岛”。

  • 荧庭

    春秋晋邑,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三年 (前550),“齐侯遂伐晋,取朝歌,为二队,入孟门,登大行,张武军于荧庭”。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三年(前55

  • 妈宫

    即今台湾澎湖岛马公市。明天启二年(1622)荷兰殖民者侵掠沿海,曾筑城于此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独立纪》:“澎湖之妈宫、西屿,互相对峙,中隔海程二十里,最为扼要。”

  • 利恭县

    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麟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

  • 彻底关

    明洪武十二年(1379)置,后属叠溪千户所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九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叠溪所:彻底关“在所城南三十里”。后迁今汶川县南八十里,北距桃关十里。嘉庆《汶川县志》卷2:彻底关在“治(今绵虒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