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司州

南司州

①即司州。在今湖北安陆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32安州: “梁天监七年于此置南司州。后废州复为安陆县。”

②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北司州置,治所在义阳郡平阳县 (今河南信阳市)。北周改为申州。

③北齐置,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东。南朝陈改置司州。北周改置黄州。隋废。唐武德初复置。七年(624) 又废。


(1)南朝梁天监七年(508年)置,治安陆(今湖北安陆市)。辖境约今湖北省随州市、广水市一带。旋废。(2)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改北司州置,治平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信阳市和湖北省应山市一带。北周改名申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洪济桥

    即洪济梁。在今青海贵南县北黄河上。《元和志》 卷39廓州: “金天军,在积石军西南一百四十里洪济桥。”

  • 佛思木

    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万里和通。《明太宗实录》卷142:洪武十五年二月载,“托温至佛思木隘口一百八十里,佛思木至胡里改一百九十里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丘舆

    ①春秋时鲁国东境。在今山东费县西。《左传》:哀公十四年(前481),宋司马牛出亡,“赵简子召之,陈成子亦召之,卒于鲁郭门之外,阮氏葬诸丘舆”。②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南。《左传》:成公二年(前58

  • 莘口

    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南莘口镇。民国 《沙县志》 卷2: 二十三都有 “莘口,亦名杉口”。

  • 义桥

    在今山东临沂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符三年(876),王仙芝攻沂州,“天平军奏遣将士张晏等救沂州,还,至义桥”。即此。

  • 方渠县

    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环县南七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方渠县:“因渠为名。”东汉废。唐景龙元年(707)复置,属庆州。移治今甘肃环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元十三年(797),“上以方渠、合道、木波皆

  • 攻离山

    在今河南嵩县西南。淯水源于此。《水经·淯水》:“淯水出弘农卢氏县攻离山。”即此。

  • 思渠

    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思渠镇。明弘治十四年 (1501) 酉阳蛮侵沿河司地,乃自石阡府迁板桥巡司于此。

  • 成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中部或北京市西南部。东汉废。

  • 旗头山

   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: 旗头山在 “司西三十里。山势险峻。高可万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