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和县

南和县

西汉置,属广平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南和县。东汉属巨鹿郡。三国魏属广平郡。西晋废入任县。北魏太和二十年 (496) 复置。永安中于县置北广平郡,北齐郡废。北周于县置南和郡,隋开皇初郡废。大业初属襄国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于县置和州,四年 (621) 州废,县属邢州。北宋属信德府。金仍属邢州。蒙古至元二年 (1265) 废入沙河县,后复置,元属顺德路。明属顺德府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南部。属邢台市。面积413平方千米。人口31.5万。辖3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和阳镇。西汉初置南和县,“北有和城县,故此县云南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引《水经注》),治今址,属巨鹿郡,后更隶广平郡。北魏永安后为北广平郡治。北周为南和郡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郡,属洺州,十六年改属邢州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于县址置和州,四年废,复属邢州。宋属信德府。金属邢州。元属顺德路。明、清属顺德府。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,次年属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。1949年属邢台专区。1958年并入巨鹿县,1962年复设南和县,属邢台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3年划归邢台市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。顺水、南澧、沙洺、溜垒等河流经全境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为省粮食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。有化肥、机械、造纸、食品等工业。邢临、南任、南史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北齐造像碑、隋澧水石桥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杏林堡

    明置,属广宁前屯卫。即今辽宁绥中县(绥中镇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前屯卫:杏林堡“在卫东五十里。宣德三年增置中后千户所于此”。

  • 龙化镇

    清置,属翼城县。即今山西翼城县东三十五里隆化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:龙化镇“南连绛县,北接浮山,为商旅辏集之所”。

  • 阿斯温山

    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克里维哈山。《金史·太祖纪》:太祖“与乌古伦部兵沿土温水过末鄰乡,追及跋忒于阿斯温山、北泺之间,杀之”。古山名。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克里维哈山。

  • 广元塘

   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南。清道光《昭化县志》图:南有广元塘。

  • 虎门寨

    明初置,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五十里虎门镇。后废。万历十六年 (1588) 复置。清设副将,嘉庆十五年 (1810) 改设提督。沿珠江岸布满炮台。道光二十年 (1840) 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,爱国官员林则

  • 天关山

    在今浙江泰顺县北。海拔1269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泰顺县:天关山在“县治北一里”。

  • 蒲亭县

    又作蒲县、蒲县、蒲停县。西魏置,属怀仁郡。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十五里。隋大业三年(607) 废入仁寿县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四川省仁寿县南。属怀仁郡。隋大业初废。

  • 玉口山

    又名牛斗山、玉城山。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大足县:玉口山“有老君洞,宏敞可容百余人”。

  • 岫岩县

    1913年改岫岩州置,属奉天东边道。治所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。金王寂 《鸭江行部志》: 磨石山 “予恶其名不佳,欲改之曰竟秀岩”。金之秀岩县当以此而得名。后取岫与秀同音,故改为岫岩。1929年属辽宁

  • 宣化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六合县。即今江苏南京市北浦口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8真州: “宣化镇在宣化山之阳,为建康往来津渡之要。晋五王南奔渡江于此,至今谓之五马渡。”②一名宣化店。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七十六里宣化店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