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安路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升南安军置,治所在大庾县 (今江西大余县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章水、上犹水流域。至正二十五年 (1365) 朱元璋改为南安府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南安军为路,属江西行省。治所、辖境同南安军。至正二十五年(1365年)朱元璋改为南安府。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升南安军置,治所在大庾县 (今江西大余县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章水、上犹水流域。至正二十五年 (1365) 朱元璋改为南安府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南安军为路,属江西行省。治所、辖境同南安军。至正二十五年(1365年)朱元璋改为南安府。
在今云南洱源县西南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土巡检司于此。
即今四川剑阁县南金仙镇。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金仙县。
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木兰达河,由北而南贯穿县境,注入松花江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木兰县:“又西,大小木兰达河,左会镇阳河。”
①东汉改阴平侯国为县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西南三十里阴平镇。西晋废。②三国魏改阴平道置,为阴平郡治,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五里。东晋末废。③三国吴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。西晋太康
南宋宝庆元年 (1225) 升邵州置,治所在邵阳县 (今湖南邵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邵阳市及新邵、邵东、新化等县地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升为宝庆路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复改宝庆府。辖境扩大
即愉漫国。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数瞒城(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附近)。唐龙朔初置天马都督府于此。西域古国名。又称奚苏突厥(《大唐西域记》)。在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附近。唐龙朔元年(661年)置天马都督府于解苏国
即今河南商丘县西观堂乡。明嘉靖《归德州志》卷1 《村镇》:有“观音堂集”。清光绪《商丘县志》卷1 《市集》:“西面有观音堂,离城四十里。”
又作足木宗、朱木宗。即今西藏林芝县西北觉木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角木宗”。
西魏置,为武关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。隋开皇初废。古县名。西魏改东恒农郡置,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。为武关郡治。隋初废入菊潭县。
自北京西南卢沟桥向东至丰台。长10公里。为卢汉(后称京汉)铁路支线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动工修筑,次年建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