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旺湖

南旺湖

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。约即 《水经·汶水注》 之茂都淀,为汶水所潴,后渐浅涸。明永乐中重修会通河,筑戴村坝,遏汶水西南流至南旺高地,围堤为湖,称为水脊,分南北流入会通河,规定七分向北,三分向南。湖初置时周围一百五十里,运河贯其中。湖区由运河堤和汶水堤分成三部分: 运西为南旺西湖,周九十三里; 运东汶南蜀山湖,为南旺东湖,周六十五里; 运东汶北马踏湖,为南旺北湖,周三十四里。三湖总名南旺湖。湖周筑堤,设闸坝多处。旱则泄湖入运,潦则减运入湖。与东平州安山湖、济宁州马场湖、沛县昭阳湖 (今属山东微山县) 合称漕渠四水柜。实际上蜀山、马踏两湖在运东地势较高,可称水柜; 南旺西湖在运西,地势低于运河,主于泄以备涝,是为 “水壑”。蜀山湖因为汶水入南旺首潴之所,最为重要。明代以后三湖滩地多被垦为田,今南旺西、马踏两湖已堙,惟蜀山湖犹存。


古湖名。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。《水经注》名茂都淀,为汶水所潴,后渐浅涸。明永乐中筑戴村坝,遏汶水西南流至湖中高处地名南旺,分流南、北为会通河。运河(会通河)东西、汶水南北皆有堤工,全湖分而为三:运西为南旺湖,是为南旺西湖,周九十三里;运东汶南为蜀山湖,是为南旺东湖,周六十五里;运东汶北为马踏湖,是为南旺北湖,周三十四里。三湖总名南旺湖,周围有堤,并设闸坝多处,旱则泄湖入运,潦则减运入湖,与东平州安山湖、济宁州马场湖、沛县昭阳湖(今属山东微山)合称漕渠四水柜。今南旺、马踏二湖已湮,惟蜀山湖犹存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荷浦桥镇

    一名河埠桥。即今江西临川市南五十里河埠乡。清同治 《临川县志》 卷1下: 九十八都有河埠墟。

  • 赤坎戍

    南朝梁天监八年(509)置,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仁和集。大同二年(536)改置仁州。

  • 曲漫山

    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萨彦岭。唐黠戛斯部南界。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卷4:“坚昆部落,在曲漫山北。”突厥碑作Kogman。又称贪漫山。

  • 章安镇

    北宋置,属临海县。即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北岸之章安镇。自西汉至唐初,历为回浦县、章安县治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 南宋建炎四年 (1130) 正月丙午,“帝次台州章安镇”,即此。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北部、椒江

  • 广川郡

    ①东晋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置,治所在广川县(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)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废。②南朝宋侨置,治所在广川县(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邹平县附近地。北齐改东平原郡。(1)西汉文

  • 三乡县

    明万历二十一年(1593)筑三乡城。四十二年(1614)析维摩州置三乡县,属广西府。治所在今云南丘北县北三十里马者龙。清康熙《广西府志》谓指马者龙乡、阿宁乡、嵈峋里“并在府东盘江之外,总谓三乡”。但对

  • 南弋阳县

    北魏析弋阳县置,属弋阳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潢川县。北齐改为定城县。古县名。东魏分弋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潢川县,属弋阳郡。北齐时,与北弋阳县合并改为定城县。

  • 旌旗山

    即今山东莱阳市北旌旗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莱阳县 “七子山” 条下: “旌旗山在县北三十里。形势罗列,状若旌旗。”

  • 黄陂站

    即今湖北大悟县东七十里黄站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光绪 《黄安县志》 卷10 《兵事》: 同治六年 (1867) 正月,捻军 “由黄陂站、吕旺城至西南乡”。

  • 小丹山

    在今浙江奉化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宁波府一》:小丹山“在奉化县西五十里四明山南。上有二洞如广厦,可容五六十人,岩罅水流,紫绀赤色。《云笈七籤》所谓丹山赤水是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