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普陀寺

南普陀寺

又名普照院。在今福建厦门市五老峰麓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 普照院 “(在) 厦门海岛五峰山中。五代时建,初名泗洲。宋治平中改今名。本朝康熙年间重建,改名南普陀”。


在福建省厦门市五老山下。始建于唐。初名普照寺,五代时释清浩改建为泗洲院,宋重建复原名,元明后历有兴废。清康熙年间由施琅重建,因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、且在被称为观音菩萨道场的浙江普陀山以南,改今名。为闽南佛教胜地。主要建筑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大悲殿、藏经阁和钟鼓楼等。大雄宝殿供奉三宝、千手观音等造像,妙相庄严,栩栩如生。藏经阁珍藏经典、宋钟等佛教文物。寺内还保存有清乾隆御制碑等碑记石刻。

南 普 陀 寺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螺社

    即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北西螺镇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1有“西螺社”。乾隆间刘良璧《重修台湾府志》作“西螺街”。1945年设西螺镇。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又作西螺店。即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北西螺镇。

  • 马岭

    ①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祐三年(906),“李克用遣其将李嗣昭将三千骑攻邢州……(朱)全忠遣右长直都将张筠将数千骑助(牛)存节守城,筠伏兵于马岭,击嗣昭。败之,嗣昭遁去”。《方舆纪要》

  • 西安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齐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三十里北高阳。元始元年(1)封东平思王孙汉为侯邑。东汉属齐国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 载:东汉建武五年(29),“张步都剧,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”。南朝宋属

  • 蔡家林集

    即今山东梁山县东南二十四里蔡林镇。旧属汶上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1 《舆图志》:汶上县西南有蔡家林集。

  • 皋虞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五十里皋虞。元封元年 (前110) 封胶东康王子建为皋虞侯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即墨市东北。属琅邪郡。王莽时改盈庐县。

  • 格吉班玛土司

    清末置,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北扎曲上流南岸。民国周希武 《玉树调查记》 卷上: “格吉麦马、格吉班马、格吉得马三族,同驻牧杂曲及子曲河上流。” 后废。

  • 珊城

    在今江西金溪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金溪县: 珊城 “在县西南四十里。《志》 云,南唐后主李煜时所筑”。

  • 信州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升信州置,治所在上饶县 (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天津桥)。领上饶、玉山、弋阳、贵溪、永丰五县,辖境相当今江西贵溪以东,怀玉山以南地区。至正二十年 (1360) 朱元璋改为广信府。

  • 洛舍镇

    民国时置,属德清县。即今浙江德清县东北三十里洛舍镇。在浙江省德清县北部,北邻湖州市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洛舍,人口3850。传昔洛阳人筑舍居此,故名。民国时为洛舍镇,1950年

  • 汪吉昔博赤城

    元代建,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翁金河上游。《元史·明安传》:“明安将兵追击(布四麻等)于汪吉昔博赤之城。”即《经世大典·仓库官》所载和林宣慰司管内之昔宝赤八剌哈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