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道

南道

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 “自玉门、阳关出西域有两道。从鄯善傍南山北,波河西行至莎车,为南道;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、安息。” 从玉门关和阳关 (今甘肃敦煌市西) 以西,大体经今新疆南部塔里木河与阿尔金山脉、昆仑山脉之间的通道西行,在莎车 (今莎车县) 以西越过葱岭,通往大月氏 (今中亚阿姆河中、上游一带) 和安息 (今伊朗一带) 等地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、《魏略·西戎传》、《隋书·裴矩传》 和 《元和志》 所载大体与此相同。唐玄奘由印度回国时,其出印度后的主要行程,以及13世纪后期意大利人马可 · 波罗东来,其自鸦儿看 (今莎车县) 以东的行程,亦皆从此道。


西汉至唐代中原地区与西域间的交通要道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载,其路线自玉门关、阳关(分别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和西南)以西,大体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里木河和阿尔金山脉、昆仑山脉之间的通道西行,在莎车(今新疆莎车县)以西越过葱岭通往大月氏(今阿姆河中上游一带)、安息(今伊朗一带)等地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、《魏略·西戎传》、《隋书·裴矩列传》、《元和郡县图志》所载与此大致相同。唐时玄奘自印度回国,出印度后的行程,即取道此路线;元时马可·波罗东来,自鸦儿看(今莎车县)以东的一段行程,亦取此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冄駹夷

    古代少数民族。主要分布于今四川茂县为中心的岷江上游地区。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“自筰以东北,君长以什数,冄駹最大。其俗或土著,或移徙,在蜀之西。”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于其地置汶山郡。

  • 迟河

    古名直河。即今陕西石泉县东池河。

  • 层步山

    在今湖南石门县东北三里。《水经·澧水注》:“澧水又东历层步山,高秀特出。山下有峭涧,泉流所发,南流注于澧水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70澧州:层步山,“盛宏之《荆州记》云,此山外望只如一山,入里乃有二重,因号

  • 西犬丘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九十里。原名犬丘,因其东另有一犬丘,故称西犬丘。《史记·秦本记》:秦庄公伐西戎,破之,周宣王予大骆、犬丘之地,为“西垂大夫”。庄公居其故“西犬丘”。即此。后人遂称西犬丘为西垂。春秋时

  • 江都郡

    ①南朝梁改临江郡置,属南豫州。治所在乌江县(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)。北齐改为齐江郡。②隋大业初改扬州置,治所在江阳县(今江苏扬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淮南江北地区及镇江、丹阳、句容,安徽天长、全椒、滁州

  • 平度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东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北六十七里。《汉书·五行志》:“哀帝建平三年,东莱平度出大鱼。”注:“师古曰:平度,东莱之县。”东汉省。②1913年改平度州置,属胶东道。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。1

  • 客星山

    ①即今浙江慈溪市西南二十里陈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余姚县: 陈山在 “县东北十里。高千余仞,少石,饶草木。远望卓削,至其巅则正平。相传子陵尝居此,一名客星山”。②在今湖北恩施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

  • 双河场

    ①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北双溪镇。清光绪《江津县志》卷2:双河场“距城四十里”。②即今四川宣汉县西北双河镇。清光绪《东乡县志》:双河场“去县治七十里,接达县界”。③即今四川梁平县东南龙江乡。清光绪《梁山县志

  • 厥堌镇

    金置,属彭城县。在今安徽萧县东南三十一里永堌镇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徐州彭城县: 厥堌镇“元光二年升为永固县”。

  • 威远驿

    又名李陵驿、威虏驿。明初置,属开平卫。即今内蒙古正蓝旗南黑城子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