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卫南县

卫南县

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楚丘县,寻改为卫南县,属滑州。治所在楚丘城(今河南滑县东)。《寰宇记》卷57:“在卫之南垂,故以名县。”大业初属东郡。唐属滑州。仪凤初移治今滑县东北古黄河南岸。永昌初还治楚丘城南。北宋雍熙四年(987)改属澶州。金废。


(1)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河南省滑县东南。属滑州。唐仪凤元年(676年)移治其城西北滨河之新城,永昌元年(689年)又移治故城南。金废入白马县。(2)旧县名。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。1943年以河南省长垣县西北部及滑县卫河以南地区析置。因位卫河以南得名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,仍并入长垣县和滑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滩浦

    一作赤滩圃。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汉江上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咸淳五年(1269)三月,“京湖都统制张世杰将兵拒蒙古围樊之军,战于赤滩浦,败绩”。即此。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东南汉水上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

  • 夏格庄镇

    即今山东莱西市西南四十里夏格庄镇。民国 《莱阳县志》 乡镇图: 西南有夏格庄镇。1942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莱西南县治此。在山东省莱西市南部。面积107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夏格庄,人

  • 沈州站

    亦名本州站。元置,即今辽宁沈阳市老城。

  • 大峨眉山

    亦名峨眉大山。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峨眉山。《元和志》卷31峨眉县:“峨眉大山,在县西七里。《蜀都赋》云:‘抗峨眉于重阻。’两山相对,望之如峨眉,故名。”唐、宋以来成为佛教胜地。南宋范成大曾游大峨眉山,写

  • 丛角山

    在今山东昌乐县南二十五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北海郡营丘县“有丛角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8潍州昌乐县:“山有三峰,岌如丛角。”俗名崇山。

  • 昭孝寺

    本唐兜率寺,元改名。即今北京市西郊香山卧佛寺。《元史·文宗纪四》: 至顺二年 (1331)正月,“以寿安山英宗所建寺未成,诏中书省给钞十万锭供其费。……以晋邸部民刘元良等二万四千余户隶寿安山大昭孝寺为

  • 云秋水

    即今湖南炎陵县西河漠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酃县:“云秋水在县西四十里,经县东,折而北流,经茶陵州界,合于洣水。”

  • 鼎胡宫

    即鼎湖宫。西汉武帝时建。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焦岱镇。杨雄 《羽猎赋》: “武帝广开上林,东南至宜春、鼎胡。”胡,又作湖。西汉武帝时建,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焦岱镇。《羽猎赋》:“武帝广开上林,东南至宜春、

  • 屯磨镇

    清置,属鄜州。在今陕西富县南五十里。

  • 汤村镇

    简称汤镇。即今浙江余杭市南十八里乔司镇。宋《乾道临安志》卷2:汤村镇“本仁和镇,端拱元年改,隶仁和县”。明永乐十一年(1413)镇为海潮所陷,后复涨为平陆。宋苏轼开汤村运盐河,即此。古镇名。即今浙江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