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即墨县

即墨县

①秦置,为胶东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六十里康王城(又名大朱毛)。汉高帝元年(前206),项羽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,都即墨。汉文帝十六年(前164)封悼惠王子白石侯熊渠为胶东王,景帝四年(前153)封子彻为胶东王, 中元二年(前148)封子寄为胶东王, 皆都于此。东汉改为侯国,属北海国,后复为县。北魏属长广郡。北齐废。

②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莱州。治所即今山东即墨市。《元和志》卷11即墨县:“城临墨水,故曰即墨。”大业初属东莱郡。唐属莱州。元改属胶州。明初属青州府,洪武二年(1369)改属胶州。清属莱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。1925年改属莱胶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89年改设即墨市。


古旧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。属胶东郡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复置,移治今即墨市即墨镇。隋至金属莱州,元属益都路,明、清属莱州府。1989年撤销,改设即墨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坝

    明、清松潘县黄胜关外上中下三阿坝部落合称。在今四川阿坝县境。阿坝,藏语意为“阿里人居住的地方”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90雍正元年(1723)四川提督岳钟琪等“由黄胜关出口剿抚十二部落,招安阿坝、郎(隋

  • 白凤溪

    在今湖北宣恩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高罗安抚司:白凤溪“在司南。源出东门山,流会酉溪,名三江口”。

  • 武功郡

    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属岐州。治所在美阳县 (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林区永安村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武功县及扶风县南部、乾县西北部地。北周建德三年 (574) 废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置,治美

  • 大融江

    亦名融江。即今广西东北部漓江上源支流大溶江。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大融江“在兴安县西五十里,源出全州西延司界,亦曰大溶江。南流入县界,合六峒、黄柏二江,又南至灵川县界,合漓水,即古沩水也”。

  • 泰来县

    1917年改泰来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在泰来溪 (今黑龙江省泰来县)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2: 泰来县 “土名泰来气屯”,故名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1945年划归嫩江省,1949年复属

  • 高邑

    即今河南泌阳县东二十八里高邑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3: 咸丰七年 (1857) 九月,“格绷额抵高邑,与龙泽厚军合”。

  • 当为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连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宜水

    ①在今江西宜黄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 “宜黄水” 条: “宜水源出县东南军山,黄水源出县南黄土岭,皆北流至县东合流,名宜黄水。”②一名宜溪水。在今湖南常宁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常宁县: “宜

  • 旧州镇

    ①又名旧州头。在今河北廊坊市西二十二里旧州乡。为元东安州治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东安县:安次废县,“《志》云:今县(即今廊坊市东南光荣村)西北去旧治二十六里,在浑河水次,居民辏集,名旧州头,以元置东安州

  • 济涉桥

    在今河北柏乡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柏乡县: 济涉桥 “在南关外,午、槐二水导流经城南,此桥跨其上,以便行旅,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