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原阳县

原阳县

①西汉置,属云中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八拜乡古城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荒干水 “西南径武皋县,王莽之永武也。又南径原阳县故城西,又西南与武泉水合”。

②即源阳县。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陵镇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 卷175,万州武宁县 “汉临江县地。后周初置原阳县,又改为武宁县”。

③1949年并阳武、原武二县置,属平原省。治所在阳武城 (今河南原阳县)。1952年划属河南省。


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二十家子古城。属云中郡。东汉末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南省北部、黄河北岸。属新乡市。面积1340平方千米。人口66.6万。辖3镇、1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1949年由原武、阳武二县合并设置,取二县首字名原阳县,治阳武故城(今原阳县城)。1952年属河南省新乡专区,1969年属新乡地区,1986年属新乡市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,地势平坦。天然渠、文岩渠横贯全境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稻、棉花、花生为主,特产原阳大米、金银花。有化肥、化工、电机、造纸、印刷、酿酒、制药等厂和鸵鸟、团鱼养殖中心。京珠高速公路经此,新原铁路和郑滑、新原公路在县城相交。名胜古迹有谷堆遗址、玲珑塔、周亚夫墓、张苍墓、陈平祠、古博浪沙、延州古城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浮虚山

    又名浮石山。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北海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: 浮虚山 “相传山尝与波上下。《山海经》,南海有浮石山,疑即此”。宋邓光荐有 《浮虚山记略》。

  • 三盘砦

    北宋置,属龙安县。在今四川安县北。后废。

  • 雩泉

    在今山东诸城市南常山。上有雩泉。宋苏轼《雩泉记》: “熙宁八年春夏旱,轼再祷焉,皆应如响。……乃凿石为井,其深七尺,广三之二。作亭于其上,而名之曰雩泉。”

  • 易公山

    一名影珠山。在今湖南长沙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》: 影珠山 “在长沙县东北七十五里。……亦名易公山。为元易公得道处”。即“影珠山”。

  • 成都府路

    北宋嘉祐四年(1059)改益州路置,治所在成都府(今四川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山以东,大渡河以北,龙门山西南及沱江以西大部,以东一小部分地区。元初废。北宋嘉祐四年(1059年)改益州路置,治成都

  • 仓松县

    东汉改苍松县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。十六国后凉改名昌松县。

  • 汶山郡

    ①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治所在汶江县(今四川茂县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,邛崃山以东,岷山以南,北川、都江堰市以西地区。地节三年(前67)并入蜀郡。东汉建安末刘备复置,治所在绵虒县(今四川汶川

  • 西康省

    简称康。清末拟建西康省。1914年傅嵩林奏请设西康省云:“边地方古康地,其地在西,拟名西康省。”1926年设西康屯政使,1929年改设西康政务委员会, 1939年正式建西康省, 省会在康定县(今四川康

  • 托台谷水

    在今山西天镇县西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托台谷水“上承神泉于苇壁北,东径阳门山南托台谷,谓之托台水,汲引泉溪,浑涛东注,行者间十余渡,东径三会城南,又东径托台亭北,又东北径马头亭北,东北注

  • 关隶县

    北宋咸平三年(1000)升关隶镇置,属建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政和县。政和五年(1115)改名政和县。宋时置银场于此。古县名。北宋咸平三年(1000年)升关隶镇置,治今福建省政和县。属建州。政和五年(1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