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双流县

双流县

隋仁寿元年(601)以避炀帝讳改广都县置,属益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双流县。《元和志》卷31双流县:“因以县在二江之间,仍取《蜀都赋》云:‘带二江之双流’为名也。”大业初属蜀郡。唐复属益州。至德二年(757)属成都府。元属成都路。明洪武十年(1377)废入华阳县,十三年(1380)复置,属成都府。清康熙元年(1662)并入新津县,雍正六年(1728)复置。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中部。属成都市。面积1102.97平方千米。人口88.4万。辖17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东升镇。汉置广都县,治今中和镇,属蜀郡。东晋徙治今文星镇,属宁蜀郡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名双流县,徙治今东升镇,属益州。取晋左思《蜀都赋》“带二江之双流”为名。唐龙朔二年(662年)析双流县于今华阳镇再置广都县,至德二载(757年)同属成都府。元省广都县入双流县,属成都路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双流县省入华阳县;十三年复置,属成都府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并入新津县,雍正六年(1728年)复置。1913年属川西道,1914年属西川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温江专区,1952年隶四川省温江专区。1958年省入温江县,1962年复置。1965年华阳县并入。1968年属温江地区,1977年属成都市。地处成都平原东南部。县东南为龙泉山中段西麓低山丘陵地带。岷江水系府河及江安、杨柳、金马等河自北向南流经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家畜以“成都麻羊”闻名。竹编工艺享誉国内。有膨润土、型砂、芒硝等矿。除采矿外,有机械、氮肥、羽绒、纺织、建材、食品等工业。成昆铁路和川藏、成三公路纵贯,德乐、成双公路经此。县内成都双流机场是西南最大航空港。名胜古迹有广都城遗址、二江寺卷拱石桥、金华庵、卧云寺、瞿上城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沐源镇

    唐置,为军事要地,属嘉州。即今四川沐川县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咸通七年(866),南诏兵“出沐源,窥嘉州,破属蛮,遂次沐源”。即此。宋改为沐川砦。古镇名。唐置,即今四川省沐川县。属嘉州。后废。

  • 罗墨

    明右江十寨之一。在今广西忻城县南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 “罗墨、古钵、古凭、都北、咘咳立一州,属那地土官黄旸。”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境内。明时为八寨之一。参见“八寨”。

  • 蜂蜜山子

    亦作蜂蜜山。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知一镇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55: “蜂蜜山属三姓,富克锦城之南,距城六百里。与珲春、宁古塔成犄角之势,于三姓为陆路门户。” 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置密山府。

  • 佛光寺

   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十五里佛光山腰。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,唐大中十一年(857)重建。寺依山筑,山因寺名。隋、唐时颇为兴盛。原有一座七间三层的弥勒阁,宽七间,有三层。高约32米,是五台山著名佛寺,唐会昌

  • 云阳西城

    在今江苏丹阳县延陵镇西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赤乌八年(245),陈勋开破岗渎,“自小其至云阳西城”,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句容市东南南唐庄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权传》:赤乌八年(245年),“遣校尉陈勋

  • 黄鹿镇

    北宋属中江县。即今四川中江县北黄鹿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二》: 黄鹿镇 “在中江县西北五十里。旧名卡市。相传五代王蜀初,有女仙马爱娘跨黄鹿飞升于此,因名”。在四川省中江县北部。面积30平方千米。人口2

  • 甘孜委员

    清宣统三年(1911)霍耳甘孜麻书安抚司改流置,属登科府。治所即今四川甘孜县。1912年改为甘孜州。

  • 半壁店堡

    明嘉靖中修筑,即今河北赤城县北半壁店。

  • 曹家堡

    在今江苏如皋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如皋县: “曹家堡在县北。又东北有潘庄,皆嘉靖中官军败倭贼处。”

  • 阿城县

    清宣统元年(1909)改阿勒楚喀副都统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。民国初属吉林省滨江道。1928年直属吉林省。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。城南白城有金故都上京及会宁府遗址。古旧县名。清宣统元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