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石铺支线
自陕西宝鸡至双石铺(今凤县)。长106.2公里。为陇海铁路支线。1938年建成。1945年被拆除。
自陕西宝鸡至双石铺(今凤县)。长106.2公里。为陇海铁路支线。1938年建成。1945年被拆除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高城县置,属棣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南三十里旧城乡。《寰宇记》 卷65盐山县: “以县东南八十里盐山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渤海郡。唐属沧州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移治香鱼
在今新疆叶城县西南。清祁韵士 《西域释地》: 密尔岱山在 “(叶尔羌) 城西南二百余里。一名米勒台,又名辟勒山。极高峻,遍山皆玉,备五色, 俗呼䃰子石, 其即古所谓昆山欤”。 清设采玉营
1943年改大河坝设治局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南大河坝乡。1958年迁治子科滩(今兴海县)。在青海省东部,东界黄河,南倚阿尼玛卿山。属海南藏族自治州。面积1.31万平方千米。人口6万。辖2
在今福建晋江市西南。明 《八闽通志》 卷6 《地理志· 山川》: 罗裳山 “在永福里二十八都。山之东有玉髻峰,高有石,高寻丈。相传尝有异人画马于石,每天阴,乡人见马驰骤,复入于石,旧迹尚存”。
1944年改闽侯县置,以已故 “国民政府”主席林森为名,属福建省。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。1946年1月移治今福州市西郊西涧 (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暂住小箬、甘蔗、洪塘)。1949年9月徙治今福州市南郊义序。
在今浙江桐庐县东二十二里舒湾埠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桐庐县: 唐寓之城 “在县东南二十五里。南齐永明中,富阳民唐寓之作乱,尝筑城保据于此,今地名舒湾”。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于磨弥部地置,属曲靖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宣威市东南六里河东营。民国 《宣威县志稿》: “命曰沾益,意盖从宽处理,使得均沾利益也。” 明属曲靖府。洪武十六年 (1383) 迁治即
汉长安城北面东头的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城乡高庙村北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1: “长安城北出东头第一门曰洛城门,又曰高门。……王莽更曰进和门临水亭。”
在今福建德化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德化县:均山在“县东北百八十里。山势峭拔,延广数十里”。
亦作渔沟镇。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北渔沟镇。为往来孔道。《明史·河渠志二》: 万历二十年(1592),张贞观言: “至于广入海之途,则自鲍家口、黄家营至鱼沟、金城左右,地势颇下,似当因而利导之。” 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