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和顺县

和顺县

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属并州。治所即今山西和顺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3和顺县: “因县东北和顺故城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太原郡。唐属辽州。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省入辽山县,元祐元年 (1086) 复置和顺县,仍属辽州。民国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东部、太行山西麓,东邻河北省。属晋中市。面积 2250 平方千米。人口13.6万。辖5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义兴镇。战国韩阏与邑,后属赵。秦为阏与邑,属太原郡。北齐置梁榆县,属乐平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改名为和顺县,属太原郡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和顺故城“在县治东北,或云石勒时所置,后魏废。隋因以名县”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属辽州。五代因之。北宋熙宁七年(1074年)降和顺为镇,入辽山县。元祐元年(1086年)复置,仍属辽州。金属辽州,明、清俱不改。1914年属冀宁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0年分置和东、和西二县。1945年复并为和顺县。1949年属榆次专区。1958年左权县并入和顺县。1960年复为原制,属晋中地区。1999年属晋中市。地处清漳河上游,潇河、东清漳河、西清漳河、松溪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谷子、马铃薯、豆类、莜麦、小麦、高粱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铝土、石英、铜、锰、磷、硫黄、水晶石、冰洲石、云母、白云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冶金、化工、建材、机械等。阳涉铁路、207国道、榆邢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云龙山、懿济圣母庙、姑岩栈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泓寺

    在今陕西富县西一百三十里川子河畔。据清道光《鄜州志》卷2载:“石泓寺在州西一百三十里。石山壁立,凿门成洞,大佛三,其四面小佛尺许者不知其数,凡龛楹柱,无处非佛,连山一石,曲折镌刻,鬼斧神工,莫可端仉,

  • 临原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临朐县东。元朔二年 (前127) 封甾川懿王子始昌为侯国。东汉省。西汉元朔二年(前127年),武帝封甾川懿王子始昌为临原侯,置临原侯国,治今山东省临朐县东。属琅邪郡。东汉

  • 七里河铺

    清置,属义州。即今辽宁义县南七里河镇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33:义州南“十七里七里河铺”。

  • 安多罗

    即安得悦。在今新疆民丰县东北安迪尔兰干。

  • 河口对汛督办区

    清光绪二十三年 (1897) 置河口副督办,属临开广道。1914年改为河口对汛督办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。民国《云南河口对汛督办公署造报地志资料细目清册》:“现在对汛督办驻在地,适当

  • 哈喇巴勒图

   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西卡拉巴尔特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13伊犁西路: 哈喇巴勒图 “在吹郭勒南岸,索郭鲁克西三十里支河之间。逾乌兰乌苏至其地”。

  • 钟 (鐘) 门山

   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。明王应山《闽都记》 卷26长乐县: 钟门山 “在二十都,隔大海中。相传自广载巨钟至此而没,潮落或见之者,故名其山云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长乐县 “御国山”条: 钟门山 “在

  • 凉热水

    又作良热水。在今江西大余县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8虔州南康县: 良热水 “出聂都山。《南康记》 云,盖谓泉之源也。又云,热水昔名豫水,汉置豫章郡,因此源以为名也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8南安府: 凉热水

  • 小耽镇

    北宋置,属南充县。在今四川南充市西百里小耽山附近。

  • 宝鞍山

    即锦屏山。在今四川阆中市南三里嘉陵江岸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5阆州: 宝鞍山 “即锦屏山也”。